党支部是党组织开展工作的基本单元,是党在企业、农村、机关、学校、科研院所、街道社区、社会组织、人民解放军连队等基层单位开展工作的战斗堡垒,是党的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在推进经济社会建设中重发挥着重要作用。 近年来,党中央决心下大力气消除贫困问题,目前已经到了决战决胜的时候。“群众富不富,关键看支部。”在笔者看来,在脱贫攻坚工作中,帮扶力量要尽心尽力,贫困群众要自立自强,形成干群联动局面,脱贫才能成为现实。但要真正走上致富的路子,就必然离不开党支部的引领。可以说,如果党支部是一盘散沙,没有形成战斗力,即便当前的脱贫成效再明显,群众的脱贫基础也是不够牢固的,只要帮扶力量一旦撤出、帮扶力度一旦减小、帮扶投入一旦缩减,多年的努力成果就可能付诸东流。 发展需要引领带动的“火车头”,只有把党支部建强了,脱贫攻坚成果才能够有延续性,群众在致富的路上才能有方向。开展脱贫攻坚工作,不能仅仅盯着贫困群众不放,还应把目光聚焦到村党支部上来,在加强基层组织建设和党员队伍建设上下功夫,突出先进性建设这个重点,使党支部焕发出无限生机与活力。 在加强组织建设上下功夫。要按照《党章》要求,认真执行“三会一课”、主题党日、组织生活会等党内生活制度,强化对党员的持续教育,凸显出组织的严肃性,彰显组织的永不停滞、永不僵化,时时与时代接轨、与形势接轨。要积极拓宽党员视野,发挥党支部的引领带动作用,促进党员在产业发展、致富增收、勤劳朴素等方面走前列、作示范、当老师,从根源上解决群众致贫问题,实现扶贫与扶智和志相结合、输血与造血相统一。要发挥党支部的桥梁纽带作用,成为强化利益联结的核心,真正把群众、公司、专业合作社等多方力量紧密联系在一起,引导他们朝着共同的利益而携手奋斗,促进群众脱贫致富长效化。 在加强党员队伍建设上下功夫。要引导党员亮身份、树形象,不断增强奉献意识和责任担当,主动与贫困群众结成对子,及时解决群众存在的问题困难,用党员的辛勤付出换取群众的幸福指数,形成党员始终在扶贫一线的社会风尚。要优化党员发展培育,注重从乡土人才中发展党员,并强化对党员的教育培训,实现党员和致富能手的相互转化,打造一支敢打硬仗、能打胜仗的党员干部队伍,为群众脱贫致富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撑。 “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打赢脱贫攻坚战,走上致富奔康路,在帮扶力量和帮扶政策的外力推动下,党支部更应乘势而上,突出内生动力牵引,带领群众走上一条越来越幸福美满的康庄大道。(文/闫米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