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定信念不动摇 做绝对忠诚的党员干部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理想信念有一系列重要的论述,并在系列重要讲话和报告中运用了诸如“志之所趋,无远勿届,穷山距海,不能限也。志之所向,无坚不入,锐兵精甲,不能御也”、“位卑未敢忘忧国”、“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等典故,深刻诠释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理想信念的思想,激励广大党员干部要树崇高理想信念,抱满腔家国情怀,不忘初心,砥砺前行,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奋斗。 坚定理想信念,坚守共产党人精神追求,始终是共产党人安身立命的根本。党的十九大报告高度重视理想信念,提出“以坚定理想信念宗旨为根基”“要把坚定理想信念作为党的思想建设的首要任务”。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理想信念就是共产党人精神上的‘钙’,没有理想信念,理想信念不坚定,精神上就会‘缺钙’,就会得‘软骨病’。”这一精彩比喻进一步加深了共产党人对理想信念的认识,这一深刻透彻的重要论述充分说明了理想信念对共产党人的重要性。 作为党员干部,要始终把坚定理想信念挺在前面,把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坚守共产主义信念作为第一要求,保持绝对忠诚的政治定力,做绝对忠诚的党员干部。 要忠于党。党员干部是党教育培养的干部,忠诚胜于能力。要坚定党的信仰,学好党的理论,强化实践锻炼,炼就“金刚不坏之身”,做到关键时刻靠得住、信得过。要服从党的组织,遵守组织规矩,对组织绝对服从,不拈轻怕重、讨价还价,不搞表态性、应付性服从,不当“两面人”。要执行党的决策,坚决贯彻上级决策,做到号召的坚决响应、决定的坚决照办、禁止的坚决不干,不搞上有政策、下有对策,不能有令不行、有禁不止。要维护党的领导,做到在党忧党、在党为党,在大是大非面前旗帜鲜明、坚持原则、敢于亮剑,自觉维护党的权威和形象。 要忠于人民。党员干部的角色定位是“公仆”,这就是说,党员干部只有为人民服务的义务,没有当官做老爷的权力。要坚持情为民所系,把群众当亲人,做到思想上尊重群众、感情上贴近群众、行动上深入群众。要坚持权为民所用,把群众所需作为行权履职的方向,把群众满意作为检验用权成效的标尺,用手中权力服务群众、造福群众。要坚持利为民所谋,实现和维护好群众利益,多做化民怨、解民忧、促民富的实事好事。 要忠于事业。对事业忠诚,是对党和人民忠诚的最好体现。要增强事业心。当前,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入决胜阶段,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深化改革进入攻坚期,党员干部肩上担子很重。要增强紧迫感,干在实处、走在前列、争作表率。要增强责任感。有没有责任意识,体现了党员干部的精神境界和工作态度。要坚持事不避难、奋勇向前,在难题面前敢于开拓,在矛盾面前敢抓敢管,在风险面前敢于担当。要增强执行力。千招万招,不抓落实就是虚招。要坚持勤学习、勤思考、勤实践,以专业素养和方法抓好执行。要保持最讲认真的工作态度,做到一丝一毫不马虎、从严从紧不松懈、求真求实不敷衍,以过硬作风推动落实。(李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