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万州公交车坠江事故原因2日公布。调查认定,一乘客与驾驶员发生争执互殴引发悲剧。 笔者认为从此次事故中,至少暴露了两个问题:一是司乘人员的素养亟待提高;二是公交车的驾驶室设计存在安全隐患。而究其根源,上述两个问题均源于司乘人员、公交公司,乃至社会对生命的漠视。 试想,在驾驶员与乘客发生争执互殴时,如果有一人能够挺身而出,对驾驶员冉某和乘客刘某的行为予以制止的话,也许就不会酿成悲剧。而事实上,在事件发生的过程中,全车13名乘客尽没有一人站出来,对这种危害公共安全的行为采取必要的措施。而正是这熟视无睹的漠然,让15条鲜活的生命坠入江中,无一生还。 公交车的运营安全事关千家万户。近年来,乘客因一己方便,与公交车驾驶员发生争执,甚至抢夺方向盘的事件屡见不鲜。而作为公交公司,却未采取配置独立驾驶舱、设置报警系统等必要的措施,防范此类事件的发生,在一定程度上也是对生命的漠视。 守护公共安全的红线在哪里?维持社会秩序的底线在哪里? 作为一名普通公民,笔者认为,首先要加强公民道德教育,全面提升公民道德素养,营造崇德向善、文明和谐的社会;其次要加大对危害公共安全者的法律制裁力度,提升法律震慑力;另外要配置必要的安全设施,保障司乘人员的生命安全。惟有此,方能标本兼治,避免悲剧再次重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