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微信登录

微信扫码,快速开始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203|回复: 0

[已推搜狐] 改革开放四十年 农村道路户户通

[复制链接]
已绑定手机

371

主题

10

回帖

2494

积分

中级会员

积分
2494
发表于 2018-11-4 13:52:2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四川谢忠华 于 2018-11-4 13:54 编辑

                          改革开放四十年 农村道路户户通
     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农村公路建设,已连续三次作出重要批示,提出推动实施“四好农村路”建设。
    “地上本来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便变成了路”。农村本来没有水泥路,经过政府投钱,农民投工投劳就修建了水泥路。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投资农村公路建设4016亿元,全国农村公路总里程达到400余万公里,乡镇村社农户家门口通了公路,农村路建设取得了实实在在的成效,为农村特别是贫困地区带去了人气、财气,为广大农民致富奔小康、为加快推进扶贫攻坚、如期脱贫提供更好保障,确保乡村振兴战略落实落地,也为党在基层凝聚了民心。
笔者出生于农村,对于“行路难”有极其深刻的体会。
     70年代,记得看父亲去离家几百米远的水井边挑水,由于是下雨天,地上到处是烂泥,父亲挑起百来斤重的水桶走在滑溜溜的路上东倒西歪,一不留神摔了个四仰八叉,辛辛苦苦挑的水洒了,水桶也摔成一堆木块,父亲一身稀泥,被严厉的爷爷痛打一顿。90年代,我回农村老家探亲,城里人的妻子高跟鞋陷在烂泥里,费劲的拔出来,可是鞋跟已经被折断,她心疼了好几天。00年代,带儿子回老家看望爷爷奶奶,下车后面对“晴天一把刀,雨天一摊泥”的乡间小路止步不前,就是不肯走路。
    “要致富,先修路”。这是群众的心愿,也是政府的决策。“全面奔小康,关键在农村;农村奔小康,基础在交通。”改革开放以来,农村的变化日新月异,农民生活大变样,家乡的水泥路一天天修建得越来越多越来越长,实现了“点灯不用油,耕田不用牛,煮饭不烧柴,走路不沾泥”的初步梦想。
现在,每到逢年过节,笔者在成都工作的儿子开车回家一直可以开到老家的院子里,要多方便有多方便。农村许多地方不但实现了广播电视网络村村通、户户通,而且实现了水泥路村村通、户户通,国家实施“金土地”项目,水泥路修到田间地头,农忙季节,村民春种秋收,摩托车、拖拉机、旋耕机、收割机和汽车能够在田野里的水泥路上通行无阻,方便快捷,极大的提高了生产效率。一条条农村公路通村达户,贫穷面貌改变了,农民富起来了,农村强起来了。乡亲们对这些巨大变化喜上眉梢,津津乐道,赞不绝口。
      家乡道路的变化只是国家变化的一个缩影。这些年,笔者先后到陕西、云南等地旅游,亲眼所见不论是南方的崇山峻岭,还是北方的辽阔平原,不论是大小城市,还是边远山区,四通八达的道路带来了商贸繁荣,物流畅通,交通方便,国富民丰,人畅其行、货畅其流,正如歌曲所唱“山也笑水也笑,祖国一片新面貌”。
    从“马路”到公路,从李白“蜀道难,难于上青天”的感叹到成西高铁建成通车,从十万大山的“茶马古道”到川藏公路、青藏铁路“天路”,从“羊肠小道”到水泥路户户通,千百年来农村没有一寸水泥路成为“过去式”,农村“出行难”得到有效解决,一条条农村公路直抵田间,一条条农村公路贯穿城乡,农村美起来了,农业强起来了,农民群众幸福感获得感不断提升。 
    路好方能乡村美,道路无尘野菊香。路路通、户户通的农村道路,使沃野万里的农村更加辉煌美丽,将大力促进实现乡村振兴、如期脱贫,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如期实现。
     我们感恩改革开放,感恩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的伟大成功。
(作者:谢忠华)





上一篇:在新时代唱响“青春之歌”
下一篇:乡镇党委书记要抓好班子带好队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投稿必读
1、任何抄袭文章禁止投稿,所有稿件必须原创,一经发现文章涉嫌抄袭,全网通报,并且永久拉黑
2、机动记者组即单位账号,在为本单位同事投稿时,务必确认该稿件是原创,如非原创本网将依法协助原著作者追究法律责任,并全网通报
3、独家专投版块稿件,均默认为作者只投稿时评在线一家,任何单位和个人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4、请各位作者自觉遵守相关法律。 5、时政评论只能投稿到独家专投区,请勿投稿到其它任何板块,新闻稿件请投稿到新闻板块专区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绿益添商城 ( 渝ICP备16004013号-3 )

GMT+8, 2025-9-11 12:30 , Processed in 0.510219 second(s), 4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