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chenguo0427 于 2018-7-18 15:04 编辑
“药神”不应是为药伤神 李克强总理近日就电影《我不是药神》引发舆论热议作出批示,要求有关部门加快落实抗癌药降价保供等相关措施。“癌症等重病患者关于进口‘救命药’买不起、拖不起、买不到等诉求,突出反映了推进解决药品降价保供问题的紧迫性。”总理在批示中指出,“国务院常务会确定的相关措施要抓紧落实,能加快的要尽可能加快。”(7月18日,中国政府网) 近日《我不是药神》这部电影火了,里面深刻的反应出了现实生活中许多特殊的家庭的现状,抗癌药成为了压倒一个家庭的最后一根稻草。我记得电影里的一段话至今让我记忆深刻,当警察找到这些买了印度抗癌药的患者时,那位饱含热泪的老人望着警察说“抗癌药4万块1瓶,我病了3年,吃了3年,为了买药,房子没了,家人也拖垮了,谁家还没个病人,你能保证一辈子不生病吗?我不想死,我想活着。”就这样一段话,却是癌症病人的心里最真实的想法,强大的求生欲让他们顶着巨大的经济压力也要坚持买药治病,可电影里的药神在现实生活中却演变成为了更多的人为药伤身,因为昂贵的抗癌药,让许多的患癌家庭被药价给压垮。 其实国家一直在为这样的特殊人群努力,今年4月和6月,李克强两次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对进口抗癌药实施零关税并鼓励创新药进口,加快已在境外上市新药审批、落实抗癌药降价措施、强化短缺药供应保障。 癌症或许会是人生老病死的必经的一个阶段,而当下要解决的却是如何让抗癌药不再成为压倒家庭经济的最后一根稻草,我们看到除了国家在较大幅度降低抗癌药生产、进口环节增值税税负,采取政府集中采购、将进口创新药特别是急需的抗癌药及时纳入医保报销目录等方式,并研究利用跨境电商渠道,多措并举消除流通环节各种不合理加价,对创新化学药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强化质量监管。 我们更应该增强的是社会的关心和关爱,病魔无情,人间有情,要充分调动社会公益组织,社会援助机构、公益基金会、滴水筹等多种平台方式,在日常生活中加大对他们的关心和帮助,帮他们树立起生活的希望,在经济上,群众尽薄力,组织缓当下急,要合动全社会的各方面的力量,为患癌家庭找到明日的曙光。 让药神不再是为药伤神,如果国家社会的关心帮助是“治标“,那药品的自我研发才是真正解决问题的“治本”,要把生物制药作为当前发展,缓解社会矛盾的重要抓手,加大对科研院、大学的投入和重视力度,制定国家人才培养计划,重点培育生物制药方面的人才,厚植创新,对已研发的技术和知识加大产权保护,给科研者信心,给病患者希望。只有做到我们国家的自己研发,自己制造,才能彻底摆脱药从外进,价由外定的困局,真正让国家保障成为患者的“药神”。让更多的家庭不再为药伤神。 作者姓名:陈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