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文明建设不仅关乎环境保护和资源利用,更是为中国式现代化提供了有效的支撑和服务,在推动经济发展、促进社会进步和改善民生、打造国际形象等方面,生态文明建设发挥着重要作用。在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科学指引下,我国生态环境保护发生历史性、转折性、全局性变化,推进我国长江、黄河等水系生态环境保护修复取得重大成就,加快构建长江生态安全屏障,“一江碧水向东流”美景跃入人们眼帘。 让“谋长远之势”的“顶层设计”成为现实。不谋长远者,不足以谋一时;不谋全局者,不足谋一域。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谋长远之势”、作顶层设计,在国家层面上对生态文明建设进行总体规划和战略安排,推进长江、黄河等水域生态环境保护修复取得重大成就。生态环境保护不再被视为和经济发展相矛盾的任务,反而是经济的新引擎,环保和经济增长之间联系紧密,绿色产业的崛起,清洁能源、环保技术、生态旅游等领域迅速发展,为当地创造了就业机会,带动了经济增长。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良好生态环境是最公平的公共产品,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对人的生存来说,金山银山固然重要,但绿水青山是人民幸福生活的重要内容,是金钱不能代替的。作为基层工作人员,要筑“韧性”之基,谋“长远”之势,把“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落到实处。 让“行长久之策”的“绿色合力”融通一体。生态文明建设是当今时代的重要任务,是我们党作为领导者和全体公民的共同责任。只有全社会共同努力,形成强大的绿色合力,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共同保护我们的家园,呵护绿水青山。政府在生态文明建设中担负着主导和推动的责任,制定严格的环保法律法规,推动企业实施绿色生产,引导各行各业向环保、绿色产业转型,为生态建设提供有力的保障。作为党和国家的中坚力量,党员干部应该起到模范引领作用,积极践行绿色发展理念,成为生态文明建设的“生力军”,推动基层党组织和群众共同参与生态保护。人民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参与者,应该树立绿色生活理念,改变生活方式,减少浪费,节约资源,垃圾分类、节能减排、绿色出行。生态文明建设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 让“建久安之基”的“安全基石”固若金汤。安全是发展的前提,发展是安全的保障,安全和发展要同步推进,环境安全和水资源保护已成为全球亟需解决的重要问题。长江与黄河生态环境保护修复的成果显著,各项指标逐步改善。通过加强水资源管理、治理污染源、恢复生态功能等措施,水质得到明显改善,生态系统恢复了一定的功能,鱼类和濒危物种的生存状况也有所改善。这些成就为长江与黄河生态环境保护树立了榜样,为其他地区提供了宝贵经验。居安思危,未雨绸缪,越是步入发展快车道,越要筑牢安全屏障,稳固安全基石。我们务必要处理好安全和发展的关系,努力“建久安之势、成长治之业”,为强国建设、民族复兴提供坚强保障。 人不负青山,青山定不负人。新时代新征程上,在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指引下,我们携手同心、不懈奋斗,一定能汇聚起更加磅礴的伟力,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共建更加美丽美好的家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