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知识产权护航高质量发展之路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保护知识产权就是保护创新。(12月02日,人民日报) 知识产权制度不仅是促进技术迭代、推动产业转型升级的“基础设施”,也是培育创新思维、养成创新习惯的文化土壤。中国知识产权制度因改革开放而生,因改革开放而兴。知识产权制度的逐步完善,标注着中国对外开放的脚步。改革开放之初,很多外资企业对自己的权利能否受到保护心存疑虑。几十年过去,外资企业成为中国知识产权制度不断完善的亲历者、见证人。 加强知识产权保护,是完善产权保护制度最重要的内容,也是提高我国经济竞争力的最大激励。新形势下,如何进一步完善制度、优化机制,促进保护能力和水平整体提升,是一项重要而紧迫的课题。坚定不移实施知识产权战略、加强知识产权保护,更是我国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内在需要。保护知识产权就是鼓励创新。知识产权是人才创新智力成果最科学、最完整、最核心的体现,是受法律保护的智力财产权,随着知识驱动逐步主导经济发展方式,这一无形财产权的重要性将日益凸显,只有切实保护好创新主体的知识产权,才能真正激发创新创业的积极性、加快创新型国家建设步伐,不断增强我国经济创新力和竞争力。 当今时代,知识产权保护对于创新驱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性愈加凸显。知识产权制度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有机组成部分,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内容。保护知识产权,有利于调动人们从事科技研究和文艺创作的积极性;能够为企业带来巨大经济效益,增强经济实力;有利于促进对外贸易,引进外商和外资投资。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发展,知识产权的重要作用更加凸显,对知识产权“高地”的争夺也无疑将更加激烈。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指出,坚持创新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把科技自立自强作为国家发展的战略支撑……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大幅提高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成效。 近年来,我国持续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取得显著成效,有力地带动了创新环境和营商环境持续优化。当前,我们迎来了世界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同我国转变发展方式的历史性交汇期。面向未来,更高水平的知识产权保护,事关优化营商环境、促进高水平对外开放目标的实现,也是推动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内在需要。保护知识产权就是保护创新。从跨海大桥、智能码头到高铁、大飞机等大国重器,从5G通信、云计算到人工智能、虚拟现实等前沿领域,因为给知识“标价”、为创新“赋权”,今天的中国激发出劳动者的积极性和创造力。科学合理的知识产权制度,不仅是促进技术迭代、推动产业转型升级的“基础设施”,也是培育创新思维、养成创新习惯的文化土壤。 让知识产权护航高质量发展之路,就要持续加大知识产权保护力度、加快建设知识产权强国,才能更好发挥知识产权作为国家发展战略性资源和国际竞争力核心要素的关键作用,推动实现建设世界科技强国的目标。面向未来,我们要继续坚定不移地深入实施知识产权战略,着力完善更加严格的知识产权保护制度,大力倡导以知识产权为重要内容的创新文化,奋力走好知识产权强国建设之路,让一切创新成果受到尊重,让一切创造活力竞相迸发! (作者:雪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