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高新区将紧抓新一轮西部大开发、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等时代机遇,主动融入“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着力推进电子信息产业基础高级化和产业链现代化,助力成都打造万亿级电子信息产业集群、加快建设高质量发展增长极和动力源。(12月2日,光明网) 改革开放之初,各地最早的开发区叫经济开发区,当初主要目的是吸引投资,推进工业化和城镇化。随着工业化和城镇化的加快,一个地区、一个城市要保持竞争优势必须要发展高科技,培养新产业,也就应运而生了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而后,随着一个特色产业先进要素的聚集,产生了产业功能区,一个高品质的城市生活社区。改革开放40余年来,产业功能区是城市发展方式和经济组织方式的一场革命。 如今产业功能区的建设不单纯是为了推动产业的建立,更多的意义在于探索一种发展方式。整合区域内产业链条,推动整个产业形成规模效益、整合产业之间的要素。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21世纪中国研究中心副主任张猛提到:我们现阶段正处于后疫情时代,在这个阶段我们既要坚决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又要在稳中有进,加快恢复,逐步实现高质量发展。都江堰具有独特的区位优势,通达便利的交通优势,丰富的水、电资源优势,具备发展旅游装备,特别是游乐设备研学、生产、应用综合比较,为旅游装备制造企业提供了十分有利的发展条件。都江堰产业功能区在后疫情时代,更应坚持目标引领,对标查短板、补缺口,加快推进核心起步区建设。不畏疫情的挑战,持续实施项目招引,加快各项目签约落地,推动各签约项目开工,全力建设标志性产业项目和功能配套项目,不断增强产业功能区建设动力支撑。 融合都江堰市产业功能区的发展,还是结合自身工作都要“查实情、找对策”。因地制宜,结合都江堰实际国土空间总体规划、镇街行政区划调整和社区建制调整,根据优化调整后的空间范围,找准对策,对标对表。科学前瞻地完成产业功能区总体规划、控制性规划和重点区域设计,加快推进多规合一。我们应更加坚定都江堰产业功能区发展的信心,变挑战为机遇,为进一步优化都江堰市产业功能区建设发展贡献一份力量。(作者:黄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