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年来,王万才的网名从“老树西风”到“老树逢春”,再改为“老树繁花”。“树”还是那棵树,但是姿态和精气神完全不一样了。这既是王万才从“躺着的人”到站起来,再到“领跑者”的生动写照,也是在脱贫攻坚政策带领下,广大贫困户生活改善的侧影。(2020年12月1日,人民日报)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要实现脱贫不仅仅是简单的发放金钱,而是需要贫困户利用双手来创造财富。在贫困人口当中,存在意识淡薄,懒惰心理等现象,这严重阻碍了脱贫致富的进行,思想的转变就需要加大宣传力度,把身边的脱贫攻坚的典型人物树起来,就是把精神和智慧的力量结合起来,用身边人讲述身边事让身边事激励身边人,让贫困户拥有一颗上进的心,势必让脱贫攻坚的步伐走得更加扎实、更加坚定。 幸福生活都是奋斗出来的,绝不会从天而降,只要能干、肯干、会干,就能真脱贫、脱真贫、不返贫。王万才,56岁,只有初中文化程度,曾是河南省南阳市唐河县城郊乡王庄村有名的“诗疯子”,更是出名的“酒晕子”。2015年,因为家中有病人和动力不足,王万才被识别为建档立卡贫困户。他自认为“这辈子彻底失败,一点儿翻身的机会都没有了”,但在国家扶贫政策感召下以及在各级扶贫干部的精心帮扶下,王万才丢掉思想包袱,撸起袖子加油干,发展特色种植和加工业,成为当地变化最大、干劲最足、脱贫最快的贫困户。2017年王万才实现脱贫,他脱贫了并没有忘记还在受贫困折磨的父老乡亲,他主动向党组织递交了入党申请书,积极向党靠拢,在当选为唐河县书强红薯专业合作社副理事长后,他经常出现在贫困户的田间地头和培训课堂上,手把手将所学的技术传授给大家,带动全村贫困户脱贫和周边群众增收致富。从最初的心灰意冷,到后来勤思苦干、拔除“贫困之根”,再到现在热心公益、帮扶乡邻,王万才书写了精彩的脱贫故事,前不久他荣获2020年全国脱贫攻坚奖。王万才的脱贫故事,是精准扶贫结出的硕果,也是我国脱贫攻坚成就的一个生动写照。 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实现之年,也是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收官之年,每个人都是美好生活的创造者和守护者。战胜贫困,王万才是好样的,在他的身上我们看到当代青年该有的样子,当今社会需要更多像王万才这样的“身边的榜样”,从“受益者”变身“奉献者”,先富带后富,积极参与扶贫和带贫。我们新时代的党员干部要始终保持奋斗之心,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帮助群众解决困难和问题,切实肩负起党和人民赋予的时代重任,引领贫困群众既“富脑袋”又“富口袋”,在志智双扶的基础上,用辛勤与汗水开创属于自己的美好新生活,我们要用优异的工作成绩来回报人民群众对我们的期望。(作者:麻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