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划先行,谋定而后动。东西部扶贫协作要充分结合各地的自然条件和文化特性,对区位、资源、产业、公共服务和配套设施等进行综合评估,因地制宜地健全产业、教育和文化等层面的对接机制,强化顶层设计,提高扶贫协作的科学性和指导性。(2020年12月1日,光明日报) 今年是脱贫攻坚的收官之年,是决战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实现现行标准下全部贫困人口脱贫摘帽,是党中央给予广大人民的郑重承诺,没有任何退路和弹性,必须如期实现。自新中国成立以来,党中央就将消除贫困和实现共同富裕作为重要奋斗目标,将增进人民福祉、增强人民群众的幸福感、获得感和安全感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更是将脱贫攻坚放在治国理政的高度上,提出了精准扶贫等一系列重要的扶贫方略,对于引领各地尽快实现脱贫摘帽提供了思想指引和根本遵循。 东西部协作扶贫,作为精准扶贫的重要举措,也是我国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显著体现,是先富带后富、团结致富的有效途径。可以充分发挥协作扶贫两地的优势资源,将其充分转化为助力两地发展的经济优势。各基层党组织,作为引领地区发展的排头兵和领头雁,对于地区发展的情况最为了解,对于群众的需求最为熟悉,在因地制宜探索适合的东西部协作扶贫措施中发挥着充分的战斗堡垒作用和模范先锋作用。我们看到广东东莞和云南昭通镇雄县两地携手奋战脱贫攻坚,其中东莞作为先进发达地区,他们把先进的发展理念、丰富的帮扶资源不断输送到昭通镇雄县,同时相互交流资本、技术、人才和市场,不断开创出一条具有示范意义的扶贫协作道路,为当地贫困人口脱贫增收提供了渠道。 幸福是奋斗出来的,需要我们团结一致不断拼搏才能获得。只有各地相互协作,互通有无,如此才能减少走弯路,才能将力量汇聚到一起,为脱贫攻坚做出贡献。因此,我们相信,只要我们坚定党的领导,只要我们人心齐,那最终一定能打赢这场硬仗,也一定能实现美好的目标。 作者:星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