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防汛工作进入汛末冲刺阶段,多地遭遇新一轮降雨,防汛减灾“最后一公里”工作更加艰巨。决战阶段要集聚属地党组织、包联单位、党员干部合力,筑牢防汛减灾“红色堤坝”。 坚持一核引领,全面激活“主动端”。聚焦拓展党组织政治功能和组织功能,在防汛指挥中充分发挥属地党组织核心引领作用。压实党组织书记抓党建第一责任人职责,健全工作合理量化至班子成员、党组织正常运转、班子成员包联等机制,将各项责任措施明确在岗位、传递到个人、压实到“最后一米”。突出宣传引导,积极组织群众、发动群众,划分出防汛大格局的群防群治单元,末端发力、终端见效。 坚持多线协同,高效运转“联动端”。团结协作是高质量完成防汛减灾的动力来源,安全是一等一的大事要事,更需要凝聚多方力量,释放联动协作的强劲动能。在防汛减灾工作中,注重上下贯通、区域联防、领域共建,落实联系部门督导、指导、下沉责任,查短板、查弱项、强帮带;探索村(社区)联防联治新路径,解决好接壤梗阻的问题,实现零盲区;动员企业、新经济组织、新社会组织、新就业群体等社会力量参与防汛大局,更好推进各项任务。 坚持尽锐出战,精准打通“末梢端”。一个党员就是一面旗帜,要聚焦打通党员“末梢”,充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带动群团组织执行各项举措。积极组建党员突击队和志愿服务队、设置党员先锋岗和责任区,组织党员严防死守,盯牢地灾点、山洪危险区、水库、企业及在建工程等重要点位,加强监测巡查,提前预置应急处突力量,及时组织受威胁群众转移避险。同时夯实转移避险保障,确保受灾群众有饭吃、有衣穿、有安全住处、有干净饮水、有病能够及时医治,写好“安置好”的后半篇文章。(文-龙加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