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远离急功近利的自觉。急功近利、急于出成绩,急的是一时之功,图的是一己之利。习近平总书记一再叮嘱,“不要有大干快上的冲动,也就是不能不按规律办事,急功近利、急于出成绩。要把这种浮躁心理、急躁心态都压下来,扎扎实实、踏踏实实地搞现代化建设。”当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我国发展面临新的战略机遇和风险挑战,需要解决的矛盾和问题更加错综复杂,只有立足长远,稳稳当当做好自己的事情,才能做到“任凭风浪起,稳坐钓鱼船”。党员干部要有“治大国若烹小鲜”的定力与从容。必须增强大局意识、历史眼光,既要低头走路,又要仰望星空;既要科学规划,又要实干为要;既要有站在巨人肩上的眼光,又要有甘为铺路石的境界,摒弃短视思维,不图眼前小利,为子孙谋、为长远计,处理好稳和进、立和破、虚和实、标和本、近和远的关系,坚持底线思维,强化风险意识,自觉把新发展理念贯穿到经济社会发展全过程和各领域。 有一张蓝图绘到底的决心。坚持一张蓝图绘到底,必须从战略高度来理解把握。新时代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打赢了人类历史上规模最大的脱贫攻坚战,历史性地解决了绝对贫困问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推动人民生活全方位改善,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这是一代又一代中国共产党人坚持“人民至上”、一张蓝图干到底的成果。实践证明,只有保持战略定力,才能够真正搞清楚“发展为了谁、依靠谁、发展成果由谁共享”等根本问题,才能在未来共同富裕的道路上行稳致远、不断取得一个接一个的胜利。党员干部,特别是年轻干部,既要充满工作热情、闯劲十足,又要有战略定力,这既是胸怀,也是自信,更是负责任。 有功成不必在我的胸怀。“功成不必在我”,是一种干事创业的胸襟,也是谋发展、促发展的境界。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老百姓的事,要实实在在干,干一件是一件,干一件成一件”,“一件一件抓落实,一年接着一年干,努力让群众看到变化、得到实惠”。党和国家事业是一代又一代人干出来的,是在一代又一代人的接续奋斗中推进的。党员干部要干事、要干出成绩,但要避免政绩冲动、盲目蛮干。既要有“我将无我,不负人民”的情怀,也要有“功成不必在我”的心态和“功成必定有我”的担当,将“小我”融入造福一方的事业中,以“无我”精神勇挑重担、兢兢业业,处理好长远利益、根本利益和个人抱负、个人利益的关系,扎扎实实为党和人民奉献自己,创造经得起历史和人民检验的实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