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强调:“在新的起点上继续推动文化繁荣、建设文化强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是我们在新时代新的文化使命。”源远流长的中华文明,需要青年一代的赓续传承。如今,在田野考古的一线,在非遗传承的队伍中,在博物馆、美术馆等文化场馆的岗位上,活跃着越来越多青春的身影,他们守正创新,以青春的智慧和力量让古老和年轻携手、传统与现代融合。 更好担负起新的文化使命,需要我们守正创新谱写当代华章。推进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建设,需要我们创新思维、手段、方法,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迸发新优势、绽放新光彩。要坚持保护第一、加强管理、挖掘价值、有效利用、让文物活起来的工作要求,加大文物和文化遗产保护力度。更好担负起新的文化使命,需要我们准确把握中华文明的五个突出特性。连续性、创新性、统一性、包容性、和平性是一个有机整体,彼此间不是平面区隔的机械并列,而是立体有机的网络。 “源远流长的历史连续性”是我们认识中国文化和中华文明的时间依据;“守正不守旧、尊古不复古的进取精神”强调的创新性,是推进文明更新的动力;“国土不可分、国家不可乱、民族不可散、文明不可断的共同信念”强调的统一性,是我们辨识文明的空间坐标;“兼收并蓄的开放胸怀”强调的包容性,是拓展文明内蕴的路径;“世界和平的建设者、全球发展的贡献者、国际秩序的维护者”强调的和平性,是中华文明本质属性的当代表达。五个突出特性铸就了中华文明和中华民族过去的辉煌,也引导着中华民族走向未来的辉煌。 对历史最好的继承就是创造新的历史,对人类文明最大的礼敬就是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希望大家担当使命、奋发有为,共同努力创造属于我们这个时代的新文化,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必须全面深入了解中华文明的历史。不网历史才能开辟未来,善于继承才能善于创新。我们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就要“以古人之规矩,开自己之生面”,把握突出特性,掌握精髓要义,古为今用,推陈出新。 我们要结合正在开展的主题教育,坚定文化自信,坚持走自己的路,立足中华民族伟大历史实践和当代实践,用中国道理总结好中国经验,把中国经验提升为中国理论,实现精神上的独立自主。新征程上,我们要深入贯彻落实总书记关于文化传承发展的一系列重要论述,深刻领悟建设中华现代文明的时代意义,历史意义,世界意义,保持定力,奋发向上,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丰富营养,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伟大实践中提炼升华,从与其他文明的交流互鉴中获得启发,让中华文明换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为强国建设,民族复兴注入强大的文明滋养和精神力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