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国家的历史传承、文化传统、基本国情不同,其所选择的现代化道路也不会完全相同。世界上既不存在定于一尊的现代化模式,也不存在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现代化标准。发展中国家有权利也有能力基于自身国情自主探索各具特色的现代化之路。鞋子合不合脚,只有穿的人才知道。什么样的现代化最适合自己,本国人民最有发言权。每个国家自主探索符合本国国情的现代化道路的权利,都应该受到尊重。 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以人的现代化为价值原点,始终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消除了绝对贫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在解决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上取得一系列重大进展,现代化建设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中国式现代化的推进过程,正是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不断实现的过程。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是推进现代化最坚实的根基、最深厚的力量。我们尊重人民的主体地位和首创精神,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把人民群众的丰富智慧和无限创造力凝聚到现代化建设事业中。我们能够开辟出一条不同于西方现代化模式的全新道路,用几十年时间走完西方发达国家几百年走过的工业化历程,正是广大人民群众在党的领导下用勤劳、智慧、勇气干出来的。人民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参与者、建设者、受益者。 在历史流变中,中华民族沿着适合自己特点的道路生生不息、薪火相传,培育和发展了独具特色、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习近平总书记系统阐述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元素,揭示了中华民族的独特精神品格和价值追求。比如,天下为公、天下大同的社会理想,民为邦本、为政以德的治理思想,九州共贯、多元一体的大一统传统,修齐治平、兴亡有责的家国情怀,厚德载物、明德弘道的精神追求,富民厚生、义利兼顾的经济伦理,天人合一、万物并育的生态理念,实事求是、知行合一的哲学思想,执两用中、守中致和的思维方法,讲信修睦、亲仁善邻的交往之道等。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这些元素共同塑造出中华文明突出的连续性、创新性、统一性、包容性、和平性。“五个突出特性”的提出,既清晰展示了中华文明的整体面貌,又深刻揭示了中华文明的特殊优势,是坚定文化自信的历史支撑。 在开放中创造机遇,在合作中破解难题。改革开放45年来,中国不断扩大开放,激活了中国发展的澎湃春潮,也激活了世界经济的一池春水。在新起点上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服务业是重要的着力点。在这次视频致辞中,习近平主席深刻把握世界经济发展的历史大势和全球服务贸易发展的历史机遇,强调“中国愿同各国各方一道,以服务开放推动包容发展,以服务合作促进联动融通,以服务创新培育发展动能,以服务共享创造美好未来”,提出“打造更加开放包容的发展环境”“拉紧互利共赢的合作纽带”“强化创新驱动的发展路径”“共享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成果”,为中国服务贸易高质量发展指明了方向和路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