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是“民族团结进步月”,不由让人想起2018年3月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内蒙古代表团审议时发表讲话:要深入践行守望相助理念,深化民族团结进步教育,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促进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共同守卫祖国边疆、共同创造美好生活。石榴,这颗古老而富有象征意义的果实,在这一刻拥有了新的时代意义——石榴籽精神,浇开了属于我们的民族团结之花,装点了我们携手共进的家国情谊。 筑牢石榴籽精神,需要一颗红心永向党的坚韧不拔。1921年,在浙江嘉兴南湖的一艘小小游船上,诞生了红色的中国共产党,它的出现使中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它领导全国人民推翻了“三座大山”,建立了新中国;它带领全国人民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中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方针使工农业生产突飞猛进、文化教育体育事业蓬勃发展;它带领全国人民摆正前行航向进行改革开放,领导全中国人民走向了民族伟大复兴的新时代。历史的风云不断变换,唯有一颗红心永远向党,坚韧不拔亘古不变。我们作为新青年,要始终保持“一个汗珠子摔八瓣干”的奋斗姿态,拿出“知难而进、迎难而上”的拼劲,将心拧成“一股绳”,将力量聚成“一块铁板”,打开未来的“无限可能”,寻找明天的“更多精彩”。 筑牢石榴籽精神,需要一枝一叶总关情的细致入微。 群众工作是一项“同心协力”的工作,只有更多“手拉手”,才能更好“一起赢”。作为基层工作人员,我们是村、社区的组织者和管理者,我们肩负着促进群众间相互交流、增进友谊团结的重要责任。我们要认识到,千头万绪的小事是千家万户关切的大事,要“面对面”望民情、知民意、解民忧,以“躬身俯行倾耳听”之“姿”,守“一枝一叶总关情”之“志”。将“以人为本”的理念贯彻始终,铭记“全心全意”的使命,不断追求“我将无我,不负人民”的精神境界。用“不用扬鞭自奋蹄”自励、“撸起袖子加油干”自勉,帮群众谋划更多“接地气”的服务项目,落实更多“暖民心”的行动,真正将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变为“阳光零距离”,用贴心、实干书写新时代人民满意答卷。 筑牢石榴籽精神,需要众人拾柴火焰高的团结奋斗。 “事成于和睦,力生于团结。”中国独特优渥的地理环境,更需要我们采颉特色的“团结果实”,要认识到团结奋斗是我们“不断从胜利走向新的胜利”的政治密码,无论是开辟新中国的道路,还是将改革进行到底,无论是08年汶川地震还是新冠疫情防控,再到如今的成都大运会举办,中国都迸发出强大的团结力量。这背后取得的每一个胜利都是56个民族同心协力的结果。一人拾柴火不旺,众人拾柴火焰高;一人难挑千金担,众人能移万座山。正是56个民族凝聚一齐的团结奋斗,让我们始终围绕在党中央的领导下,激励着自身自强不息的强大精神力量,创造出世所罕见的中国奇迹,共同筑好我们众志成城、所向披靡的家园情谊。 石榴结籽心连心,中华民族一家亲。新青年,当如深扎田野里的“根”,用心汲取阳光、雨露和泥土里的养分,知“泥泞”而奋进,历“风雨”而前行,以“沉甸甸”的石榴团结果实向“二十大”致敬献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