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人民生活为文化建设源泉。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人民生活中本来就存在着文学艺术原料的矿藏,人民生活是一切文学艺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创作源泉。”人民生活蕴含着文化创造的丰富素材,只有深入人民生活,才能结合人民的情感、思想和意志创造出脍炙人口的文化作品,并在人民群众中起到价值引导、思想引领、审美启迪的作用。在文化创造的过程中,要深入群众、深入生活,了解人民的精神文化需要,从人民生活中挖掘文化创造的鲜活素材。这要求文化作品既要为人民揭露和批判现实生活的丑恶现象,又要反映人民生产生活的伟大实践,歌颂现实生活中的真善美,用光明驱散黑暗、用梦想指引方向、用美好引导心灵,不断鼓舞人民前进。 以人民心声为文化建设主旨。只有反映最广大人民群众心愿、心情、心声的文化作品才能引起人民共鸣共情,才能传得开、留得下。进入新时代,人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盈,同时人民在家庭、工作、教育等方面仍然面临着新的挑战和压力。我们要把人民心声作为文化建设主旨,既通过丰富多样的文化作品传达人民在民主、法治、教育、环境、养老、医疗等方面的意志和愿望,又要通过文化作品进行思想引导。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部分文艺工作者过分注重经济效益,在市场经济浪潮中迷失方向。要通过提高文艺工作者的学养、涵养、修养,确保文艺工作者担当社会责任,注重社会效益,切实通过文化作品传达人民心声,反映人民关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