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六六。 于 2023-8-24 10:59 编辑
“只要在家动动手指,月入万元不是梦”;“中科院博士被骗缅甸一年,每天工作18小时”等词条登上热搜,近年来,电信诈骗愈演愈烈,缅北骗局愈发恐怖,《孤注一掷》通过层层解剖电信网络诈骗的面具,呈现出赤裸的 “利”和“贪”,给我们生动地上了一课。 究其根本,我认为有以下几点原因。第一、诈骗手段不断升级。从最初的发短信、发邮件、打电话诈骗,到现在通过Al技术合成语音、视频进行诈骗,其诈骗的手段不断更迭,让人应接不暇。电影中的缅北诈骗团伙也配备专业的科技人才,比如工程师、程序员,其诈骗技术的成熟让人防不胜防。 第二、跨境诈骗打击困难。犯罪分子经常隐匿在国外,其使用的个人信息都是假的,通过互联网跨越国界进行作案。这使得案件的追查和侦破工作非常繁琐,困难重重,需要跨国合作才能有效打击这类犯罪活动。 第三、防骗意识薄弱。近年来,被骗人群不再单单是低学历、老年人,年轻力壮的创业者、高学历人才也被玩弄于股掌之中。一方面即使明白“天上不会掉馅饼”,但还是心存侥幸觉得自己是幸运儿;另一方面,对朋友或同事过度信任,从而被骗至境外。 第四、个人信息严重泄露。一方面部分行业为谋取利益售卖客户信息,另一方面个人实名制填写调查问卷,连接风险WiFi热点等泄露了个人信息,让不法分子有空可钻。 电信网络诈骗不仅导致群众财产的损失,还会危及生命,为有效遏制电信诈骗违法犯罪蔓延态势,有力铲除危害社会和谐稳定“毒瘤”,还需要我们共同发力。 第一、个人打好 “保护牌”。一方面,不要轻易扫码,连接公共WiFi,下载病毒软件,身份证复印件要收好,朋友圈晒照进行必要打码等。另一方面,面对朋友邀约、利益诱惑等要保持警惕,坚信世界上没有免费的午餐。 第二、执法部门打好“技术牌”。执法部门应加强技术人员的培训和装备升级,加强与通信运营商和网络服务提供商的合作,利用先进的通信追踪技术和网络溯源技术,快速锁定犯罪分子的位置和行踪。 第三、有关部门打好 “查处牌”。公安机关应完善侦查工作机制,重拳打击涉诈犯罪生态系统,发现一起,查处一起,提高违法成本。 第四、新闻媒体打好 “宣传牌”。借助《孤注一掷》电影进行宣传,将电信网络诈骗,深陷缅北骗局等案例做成纪录片、公益片在短视频平台、电视、官方网站进行循环播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