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正值我国“七下八上”主汛期,随着第五号台风“杜苏芮”的登陆,河北防汛迎来巨大挑战。在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的带领下,一系列应急响应及时启动,最终,在党中央的坚强领导下,在人民利益第一的理念加持下,在全国人民的担当作为下,最大程度上恢复了城市的正常运行,保障了人民群众的人身财产安全,夺取了抗洪救灾的胜利。 第一,用统筹协调筑牢防汛救灾响应网。在“杜苏芮”到来以前,习总书记便高度重视,作出重要指示要求相关地区特别防御。此外,在进入汛期以前,国家防总、应急管理部、水利部等有关部门也在总书记的指示下,提前会商研讨,统筹协调,对即将到来的汛情做好预警、监测,以便于后期对于受灾地区进行精准的指导。在党中央、国务院的领导下,一系列应急响应也随即启动,为汛情的到来做了准备,提升了汛情发生时的反应效率。汛情发生后,党中央加强统筹部署,要求国家防总、应急管理部、水利部等全力指导帮助受灾地区搜救失联被困人员,为抗洪救灾注入力量。 第二,用人民至上守护人民群众生命线。人民至上,生命至上,是抗洪救灾的第一准则。面对汛情,习总书记多次强调“要让人民群众感到有依靠”,要求各地全力搜救失联人员,做到不漏一户。营救出被困人员后,各级各方积极作为,确保群众获得妥善安置,灾后重建有序推进,理赔程序优化简化,人民群众人财损失最小化。 第三,用责任担当建起防汛救灾防护墙。汛期暴雨导致道路受损,救援难度增大。一众救灾人员勇于担当,主动作为,以生命建起人肉防护墙。例如,保定市涞水县消防救援大队6名消防员冒着危险,历经3个多小时的跋涉,最终将被困的45名师生和酒店工作人员转移到安全区域。一年仅30岁的北京消防员冯振,为救被困群众和队友脱险,被洪水急流冲走,不幸牺牲。又如,一方有难,多方支援,河北汛情发生后,三大运营商、各级电力公司、北京排水集团等各条线星夜驰援,争分夺秒,消除隐患;河北全省派出医疗救援队1000余人,全国捐助物资约7759万元。在众志成城之下,建起防汛救灾防护墙,护卫人民群众安全,减少洪灾损失。 河北洪灾历史罕见,给当地人民的生命和财产带来了巨大的损失,但也告诉我们通过科学部署、提前建设、团结一心,我们终将战胜汛情,构建一个更有抗灾能力和恢复力的环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