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受党中央、国务院邀请,57位专家来到北戴河休假。他们是国内科技前沿领域的优秀人才代表,在人工智能、生命健康、空天科技等诸多领域负责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是国家的栋梁、人民的骄傲、民族的光荣。广大专家人才心怀“国之大者”,坚持“四个面向”,主动担负使命责任,体现在言谈,更落实于行动。 科技前沿无止境,扬帆破浪勇攀登。面向世界科技前沿意味着要建立和完善国际科技发展的信息渠道和平台,及时获取和掌握最新的科技信息和趋势,不断学习最新的科技成果和理论,推动我国科技水平与世界接轨。跨越国界,科技交流如涌泉汇流,激发创新灵感之潮。与国际上的先进科研机构和团队进行合作,可以更快地掌握最新的科技成果和理论,促进我国科技水平的提高。加强科技成果转化,点燃创新引擎,驱动未来发展。将科技成果转化为实际应用是面向世界科技前沿的重要目标。我们需要加强科技成果转化的投入和支持,推动科技成果的实际应用和产业化,不断提高我国科技水平和国际竞争力。 聚焦经济主战场,砥砺奋进谱新篇。坚持面向经济主战场,就是要把发展作为第一要务,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以经济领域的创新和突破来推动社会全面发展。要坚持创新驱动发展,加快发展现代产业体系,推动经济体系优化升级,坚持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加快形成具有全球竞争力的创新生态系统,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要坚持协调开放共享发展,优化现代化经济体系的空间布局,推动城镇化发展,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提高发展平衡性协调性。加强与世界各国的经济合作,推动经济全球化朝着更加开放、包容、普惠、平衡、共赢的方向发展。 国家重大需求引领,科技助力实现梦想。回望来路,广大优秀专家人才始终坚持把面向国家重大需求作为根本使命。无论是“两弹一星”工程,还是载人航天、深海深空探测,他们都留下了浓墨重彩的印迹。科学家们参与国产大飞机设计,交出了漂亮的答卷;在嫦娥探月、北斗导航、天和空间站等国家重大工程中展现了风采。70年来,优秀专家人才从“一穷二白”走到了“国之重器”。基础研究“板凳甘坐十年冷”,聚焦国家战略需求,“顶天立地”推动原始创新;应用研究聚焦产业变革,推动成果转化,“开花结果”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学科交叉融合创新不断涌现,协同创新加速动能转换,“立地顶天”支撑国家战略需求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在国家重大需求的引领下,中国科技发展取得了显著的成就,在许多领域,如人工智能、5G、新能源、新材料等,都取得了重要的进展,并且正在努力实现从跟跑到并跑甚至领跑的转变。 人民健康如瑰宝,医疗创新守护生命。坚持面向人民生命健康需要从多个方面入手。加强医疗卫生体系建设。提高医疗卫生人员的专业素质和技能,推进医疗卫生信息化,为人民群众提供便捷高效的医疗服务。强化公共卫生体系建设。完善公共卫生应急预案,提高公共卫生应急处置能力,加大公共卫生宣传和教育力度,提升人民群众对公共卫生事件的防范意识和应对能力。推进医疗科技创新投入。通过设立科研基金、提供研发补贴、减免税收等方式,鼓励和支持医疗机构和科研机构开展创新研究。还可以加强对医学教育的支持,培养更多医疗科技创新人才,推进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提高科技创新对医疗卫生事业发展的贡献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