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是: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高质量发展,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丰富人民精神世界,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这一重要论述内涵丰富、意义深远,是指引全国各族人民迈向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朝着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勇毅前行的根本遵循。 现代化是人类社会由传统社会向工业社会转变的过程,是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相互作用的产物。资本主义现代化以资本主义私有制为基础,资本主义的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相互作用,共同推动资本主义现代化的发展。 社会主义现代化与资本主义现代化有本质的不同。共同富裕是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我们党在社会主义革命、建设、改革的各个历史时期不断探索和推动社会主义生产方式变革,使全体人民共享改革和发展成果,朝着共同富裕的方向稳步前进。 中国式现代化将满足人民群众物质生活需要与满足人民群众精神生活需要统一到共同富裕范畴,拓展了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向往的丰富内涵,体现了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辩证统一的唯物史观。在中国式现代化的推动下,我们不断厚植现代化的物质基础,夯实人民幸福生活的物质条件,同时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加强理想信念教育,传承中华文明,有力地推动了物的全面丰富和人的全面发展。 实现中国式现代化必须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共产党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特征,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现代化是人类未竟的事业,现代化由什么性质的政党领导直接决定了现代化的性质和发展方向。中国式现代化是社会主义性质和发展方向的现代化。没有中国共产党,就没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没有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就没有中国现代化的美好未来。 实现中国式现代化必须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科学社会主义而不是别的什么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改革开放以来党的全部理论和实践的主题。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一以贯之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过去,我们坚定不移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现了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向富起来的伟大转变。未来,我们将通过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从富起来向强起来的伟大转变。 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在推动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中,党的领导通过国家治理体系转化为领导体制、工作机制和管理方法,贯彻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方略,推动立法、司法和行政部门维护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和正常经济秩序,从上层建筑的角度确保和促进生产力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