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中国式现代化为人类实现现代化提供了新的选择,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为解决人类面临的共同问题提供更多更好的中国智慧、中国方案、中国力量”。中国式现代化的成功实践,深刻改变着中国,也深刻影响着世界。我们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就要立足实际、立足本职,以昂扬的精神状态、务实的工作作风把党的二十大制定的大政方针和战略部署落实下去,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不断展现新担当新作为。 先富带动后富,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古人对大同社会描写到:“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由所长。”同时,坚持共同富裕也是解决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的要求。自改革开放以来,邓小平同志就提出:“先富带后富,共奔致富路。”,允许一部分人,一部分地区先富起来,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先把蛋糕做大。我们如期完成了脱贫攻坚决战胜利。这场人类历史上规模空前、力度最大、惠及人口最多攻坚战,使我们全面建成了小康社会。当前,正在进行得如火如荼的乡村振兴,更是印证了“全民富裕”的深刻内涵。“木桶原理”启示我们,木桶所能盛水的容量,取决于最短的木板,共同富裕亦是如此。一部分人、一部分地区的富裕不是共同富裕,只有全民富裕,东西部、城乡之间均衡协调发展,才能为实现中华民族的复兴梦浇灌更多养料,才是对共同富裕最好的注脚。 物质精神兼顾,实现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共同富裕不仅仅要实现“富口袋”,更重要的是还要“富脑袋”。当前。当你年迈,步履蹒跚,你是否选择“一直在路上”;当你若你曾折翼,是否依然像《截肢登山家》安德鲁一样选择飞翔;亦或是像纽约证券公司的金领苏珊一样,“因为我在那个位置上,那里有我应尽的职责,我必须认真对待”。物质文明与精神世界。物质贫困不是社会主义,精神贫乏也不是社会主义。不断厚植现代化的物质基础,不断夯实人民幸福生活的物质条件,同时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加强理想信念教育,传承中华文明,促进物的全面丰富和人的全面发展。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战略方针,促进“两大文明”比翼双飞、同频共振。 共建共治共享,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中国式现代化”坚持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道路,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无论是新城环湖公园让城市变得美丽光鲜,建造了一个“桃花源”,安放人生态宜居的梦想;抑或是城中村改造计划,都是全民共建的积极作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靠的是每个人共同参与,只有共建共治共享,方能指日可待。我们坚持可持续发展,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坚定不移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