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环境是指影响人类生存与发展的水资源、土地资源、生物资源以及气候资源数量与质量的总称,是关系到社会和经济持续发展的复合生态系统。生态环境问题是指人类为其自身生存和发展,在利用和改造自然的过程中,对自然环境破坏和污染所产生的危害人类生存的各种负反馈效应。 中国生态环境保护的指导思想:高举 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以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和促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为中心,以改善生态环境质量和维护国家生态环境安全为目标,紧紧围绕重点地区、重点生态环境问题,统一规划,分类指导,分区推进,加强法治,严格监管,坚决打击人为破坏生态环境行为,动员和组织全社会力量,保护和改善自然恢复能力,巩固生态建设成果,努力遏制生态 环境恶化的趋势,为实现祖国秀美山川的宏伟目标打下坚实基础。 规划先行,是既要金山银山,又要绿水青山的前提,也是让绿水青山变成金山银山的顶层设计。浙江各地特别重视 区域规划问题,强化主体 功能定位,优化 国土空间开发格局,把它作为实践“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战略谋划与前提条件。从2005年到2015年,科学论断提出10年来,浙江干部群众把美丽浙江作为可持续发展的最大本钱,护美绿水青山、做大金山银山,不断丰富发展经济和保护生态之间的 辩证关系,在实践中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化为生动的现实,成为千万群众的自觉行动。 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浙江一些地方发生了对 绿水青山造成破坏的现象,为此,坚守“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必须加强环境的治理与生态的修复工作,重新恢复绿水青山。特别是近年来,浙江省大力推进“ 五水共治”、“ 三改一拆”、 “四边三化”行动、“811”环境污染整治行动等工作,对破坏了的环境进行深入广泛的整治,擦洗了浙江大地上的污垢,重新焕发生机与活力,重塑了绿水青山的美丽景象。 把蓝图交给群众、把愿景交给群众,政府有为而不包办,让政府和市场两只手良性互动、互为补充。正因如此,浙江的生态文明建设和美丽 经济发展也和当地块状经济发展一样,显得业态丰盈,形态丰富。也正因如此,浙江生态文明建设更大程度地调动了全民的积极性,形成了全民参与、社会协同、惠及全民的良性循环。 中国最美县域榜单以“发现美、传播美、享受美”为宗旨,作为“ 美丽中国”的最佳载体,“中国最美县域”称号,不仅是对入榜县域 生态美、 人文美、产业美的高度认可,更是对入榜县域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发展理念所取得成就的赞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