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的8月15日是一个具有重大意义的日子,这一天将成为我国首个全国生态日。这个具有标志性、特殊性的纪念日体现出了我国在新征程的道路上对于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视,表明了我们要全面推进美丽中国建设的决心,坚定了我们要促进全面高质量发展的信心。“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才是良性循环,是一个国家长治久安,长远发展的良好基础。 生态文明建设功在当代,利在千秋,思想深入人心。曾经在大力发展经济的时候,生态文明遭到了相应的破坏,植被减少,土地沙漠化,人们在初尝富起来的甜头时,也同样受到了来自大自然的警告。退耕还林,植树造林,经历了几十年的努力,经历了许多人的付出,绿进沙退,千亩万亩的树林,郁郁葱葱,沙地变成了林海,就像一片生机盎然的绿色奇迹,在曾经的沙漠地带持续创造。为全局计,为长远谋。从巴山蜀地到黄淮大地,从黄土高坡到东南沿海,解决突出的问题,注重点面结合,标本兼治,从单一到系统,不断领悟生态文明建设的深刻内涵,在思想上引起高度重视。 生态文明建设压实责任,积极应对,发挥主观能动性。广大的人民干部应该主动承担责任,建立责任制度,从“要我治理”转变到“我要治理”,倒逼发展转型、产业转型,从“后面”走到“前面”,积极发挥主观能动性,提前解决生态问题,在符合环境保护的标准上,自我加压,争取做到更好,坚持做到在发展中保护,在保护中发展,主动作为,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的良好局面。 生态文明建设贵在坚持,保持力度、延伸深度、拓展广度。生态文明建设不是心血来潮,不是应付了事,要深深意识到,人与自然与生态文明之间的客观规律,这是一场持久的攻坚战,是关系到广大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重要大事,是建设美丽中国的关键。建设生态文明不是只管只顾自己的一亩三分地,而是更应该朝着更深层次的发展,整治已经不能完全满足新时代的新需求,建设生态文明,更应该要注重发展方式绿色低碳转型,努力将治理变成预防,在人与自然的和谐中发展,让绿色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成为人们的常态化,让高质量发展的绿色底色不断厚植。 建设美丽中国任重道远,需要有力举措保驾护航,需要严密的法律体系保障,需要强有力的科技创新支持,需要各地区各部门齐心协力打“组合拳”,更需要我们亿万的人民从自我做起,从小事做起,从点滴做起,为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推荐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美丽中国新局面,贡献自己的力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