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在多场合多次强调“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传递出的绿色发展理念直抵人心。纵观整个人类文明发展史,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在推进农村现代化建设的道路上,我们要建设什么样的乡村?如何贯彻绿色发展理念?这是我们面临的重大课题。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了明确的目标任务,这就是要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进一步指明了乡村振兴的前进方向,又顺应了农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和重大的现实意义。结合最近的工作实践,我对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有了更加深刻的体会。 一、突出环境整治这个常态,建设和美乡村 乡村要振兴,环境是底色。良好的生态环境是农村最大优势和宝贵财富。柳家乡党委、政府抓住“四季风提升行动”的机遇,精心组织、统筹规划、全面动员、持续发力,以“扫干净、码整齐、清沟渠、促转化”为主要目标,以“全面净化、尽量绿化、适度硬化、巧妙美化、持续常态化”为切入点,持续开展“五清一改”和村屯绿化。在春风清洁行动中,我们以清理冬季积存垃圾,河道坑塘垃圾、公路沿线垃圾和村屯绿化为重点,根据住建局反馈信息,柳家乡垃圾转运量位列农村乡镇第一。在开展大清理、大扫除、大整治的同时,加强全乡绿化工作。全乡春季植树和栽花草,实现村屯主要道路、村部所在地绿化。整治工作正在抓紧推进,为加快改变乡村发展面貌,改善农民生产生活条件,助力乡村振兴打下了坚实基础。 三、突出久久为功这个定力,建设和美乡村 环境是民生,青山是美丽,蓝天是幸福。在贯彻绿色发展理念的过程中,我们要学习掌握“千万工程”思想内涵,聚焦补齐短板,打造形神和洽的乡村。我们要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批示精神,学习掌握“千万工程”所蕴含的科学思想与方法,并切实转化为贯彻新发展理念、推动美丽中国建设、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生动实践。一方面,要立足村庄发展实际,将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作为一项重要的民生工程、民心工程,改变农村“脏、乱、差”问题,建立农民参与机制和长效管理机制,让乡村“宜居”又“宜业”。另一方面,要强化战略思维,及时发现和总结推广先进典型和先进经验,及时解决和美乡村建设过程中遇到的新情况、新问题,久久为功,积小胜为大胜。 我们要建设的乡村,是能够满足农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目标的乡村。我们唯有团结一致、统筹全局、攻坚克难,方能描绘出一幅农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的和美画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