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二十大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进程中具有划时代的里程碑意义。组织部门必须坚持组织路线服务政治路线,对标对表“讲政治、重公道、业务精、作风好”的工作要求,紧扣主责主业,把握重点难点,补齐短板弱项,以党的二十大精神为指引,推动新时代组织工作高质量发展。 坚持培根铸魂,筑牢践行使命思想根基。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牢记“三个务必”,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精心制定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具体贯彻措施,并将其纳入干部教育培训内容,结合农牧民党员轮训、公务员能力提升、选调生专题培训等,依托“一县一基地”、党支部组织生活共享阵地、青海干部网络学院等线上线下渠道,深学细研、研机析理,把党的二十大精神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建强基层组织,夯实党的领导执政基础。坚持不懈抓基层、打基础、固基本,完善上下贯通、执行有力的组织体系,落实“三会一课”、主题党日和政治生日制度,不断巩固提升“组织体系建设三年行动”成果。强化党建引领促进城市基层治理,拓展延伸“红色物业”“红色业委会”党建品牌实践内涵,扎实推进社区点单式、定制化服务,打通联系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按程序将致富带头人、返乡创业青年、乡村工匠等发展成共产党员、吸收进“两委”班子,着力提升“头雁”致富带富能力。 锻造过硬队伍,积蓄服务发展不竭动力。坚持把建设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高素质干部队伍作为根本性工作,注重源头培养,优化编制资源,持续加大选调生、公务员招录力度,激活年轻干部“一池活水”。着眼后继有人这个根本大计,有意识有计划地选派年轻干部跟班学习、挂职锻炼或参与专项工作,在实践磨砺中增长才干。坚持好干部标准,探索实行差异化考察办法,以实绩论英雄,凭能力用干部。健全正向激励、容错纠错和能上能下机制,坚持“三个区分开来”,为担当者“点赞”,为躺平者“亮灯”。 集聚人才合力,释放创新创造人才动能。坚持人才第一资源,树牢人才强县意识,立足“四地”建设重大要求,搭建干事创业平台,拓宽人才发展空间。依托人才项目洽谈会、校园引才、京青服务专家、博士服务团等引才平台,推动党政、专业技术和高技能人才引进从“零星结对”向“组团帮扶”转变,名家名匠、“田秀才”“土专家”培育从“小步慢跑”向“大步快跑”转变,形成“专家+骨干+能手”的人才引育管用体系,实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充分释放人才最大效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