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历史文化传承 彰显中华传统风色 道德经曾有言“执古之道,以御今之有。能知古始,是谓道纪”,中国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有着上下五千年的文明史,在发展演进的过程中,形成并留下了不计其数的历史文化瑰宝,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和表现形式之一,承载着中华民族的基因和血脉,是不可再生、不可替代的宝贵资源,它不仅生动地述说着过去,也深刻地影响当下和未来。 中国传统文化受自然环境、经济基础、上层建筑和思想意识的共同作用,以自身鲜明的特点而影响、启迪着中国乃至东亚人民,要想走好文化传承这条路,就一定要寻找并开辟出一条独特且完善的发展路径,处理好传统文化在发展传承过程遇到的挑战。 随着当今世界经济全球化脚步不断加快,世界各国在交易和联系愈来愈频繁的同时,也或多或少地相互受到别国文化冲击,以至于部分群众传承中国文化的意识观念逐渐淡漠。事实上,各国文化并无优劣之分,文化的诞生离不开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的塑造,我们应当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不断充实并丰盈自身的文化建设;其次,科技和互联网的高速发展,现代生活改变了人们的观念和生活方式,同时影响传统文化的传承,许多精美的传统手工艺品,由于制作时间长、耗费精力大,逐渐淡出人们的视野,甚至消失在历史的长河之中。发展科技和传播传统文化之间并无冲突,将科技与传统文化相结合,往往能事事倍功半,利用较少的成本来妇复刻出过去精美的工艺品,当然这需要有热爱之心的技术人员不断研发。最后和传统文化与现代观念的碰撞与磨擦,尤其是随着物质条件的提升,当下人们更加追求精神文明的建立,对过往阻碍社会发展的意识观念加以排斥和异化,导致文化在传承的过程中出现了偏差。 传承传统文化和学习马哲思想主义一样,并不是要求人们生搬硬套,而是透过现象看本质,《三国演义》中曾提到“话说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人类历史发展的过程中,许多重大历史事件,都有过前车之鉴,理解并善于使用前人的经验,对于未来发展、建设中国的社会主义道路,有着借鉴的作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