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必须立足乡村自身,充分发挥独立自主、艰苦奋斗的精神。独立自主是中华民族精神之魂,是我们立党立国的重要原则。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扶贫先要扶志,要从思想上淡化贫困意识,要想破除“等靠要”思想,思想扶贫很关键。中国式现代化道路是党领导人民坚持独立自主、团结奋斗的结果,符合中国国情,顺应时代发展要求。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不是轻轻松松就能实现的,必须付出更为艰巨、更为艰苦的努力。各地乡村都要把振兴发展放在自己力量的基础上,把进步的命运掌握在自己手中。要抢抓新一轮科技革命有利时机,坚持农业科技自立自强,加快以种业为重点的农业科技创新,不断提高土地产出率、劳动生产率和资源利用率,走主要依靠科技进步支撑的内涵式发展之路。要把握历史规律和发展大势,抓住党和国家对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高度重视的历史变革时机,发扬历史主动精神,要彻底摒弃“等靠要”的思想,不为任何风险所惧,不为任何干扰所惑,一以贯之坚持走中国式现代化道路,以咬定青山不放松的执着,持续不懈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要把粮食安全保障这个主业抓稳抓好,让广大农民从吃得饱向吃得好吃得营养健康转变。粮食安全是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向往的基本前提条件,确保重要农产品特别是粮食供给,是实施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首要任务。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必须从根本上解决好“吃饭”这个最大的民生问题。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中国是一个有着14亿多人口的大国,解决好吃饭问题、保障粮食安全,要树立大食物观,既向陆地要食物,也向海洋要食物,耕海牧渔,建设海上牧场、蓝色粮仓。” 解决吃饭问题,不能光盯着有限的耕地,向森林、草原、江河湖海要食物,向植物动物微生物要热量、要蛋白,多途径开发食物来源。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食物需求更加多样化,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吃饭’不仅仅是消费粮食,肉蛋奶、果菜鱼、菌菇笋等样样都是美食。”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中,要不断拓宽农业生产的空间和时间限制,多途径多领域开发食物来源,构建农林牧渔多元化食物供给保障系统,进一步丰富农村居民的餐桌,不断满足农村居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