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建设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是一项伟大而艰巨的系统工程,前途光明,任重道远。我们要清醒地看到,宏伟目标不会轻松实现,前进道路必然风雨兼程。历史和现实都充分证明,党的全面领导是应对一切不确定性因素的最大确定性,是战胜一切困难和风险的“定海神针”。新时代新征程上,我们必须毫不动摇地坚持党对教育事业、科技事业、人才工作的全面领导,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进一步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使党始终成为风雨来袭时全体人民最可靠的主心骨,确保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正确方向,确保拥有团结奋斗的强大政治凝聚力、发展自信心,集聚起万众一心、共克时艰的磅礴力量。 加快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以加快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为总抓手,着力加强教育体系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建设。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教育,锚定2035年基本公共服务实现均等化的宏伟目标,形成政府主导、覆盖城乡、可持续的基本公共教育服务体系。强化学前教育、特殊教育普惠发展,坚持高中阶段学校多样化发展,完善覆盖全学段学生资助体系。要构建职普融通、产教融合、科教融汇新体系,统筹职业教育、高等教育、继续教育协同创新,有序有效推进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要着力完善培养高水平人才、适应国家和社会需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高质量高等教育体系。要加强师德师风建设,营造尊师重教浓厚氛围,构筑专业优质的教师教育体系。要优化区域教育资源配置,不断缩小城乡、区域、校际、群体间教育差距,形成与区域协调战略和乡村振兴战略相适应的城乡一体化教育体系。要加强家庭家教家风建设,以落实立德树人为根本,健全学校、家庭和社会相互促进的协同育人体系。要加强教材建设和管理,全面落实教材建设国家事权,完善学校管理和教育评价体系。要不断推动教育变革和创新,推进教育数字化,构建网络化、数字化、个性化、终身化的教育体系,形成方式更加灵活、资源更加丰富、学习更加便捷的终身学习体系。要优化教育对外开放体系,积极参与全球教育治理,全面提升中国教育经验、理论与模式的影响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