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微信登录

微信扫码,快速开始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82|回复: 0

科“谱”未来

[复制链接]
已绑定手机

827

主题

0

回帖

2587

积分

中级会员

积分
2587
发表于 2023-7-31 09:01:1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科学普及是指“利用各种传媒以浅显的,让公众易于理解、接受和参与的方式向普通大众介绍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知识,倡导科学方法、弘扬科学精神”。7月20日,习近平总书记给“科学与中国”院士专家代表回信,高度评价了“科学与中国”巡讲活动在科学普及上发挥的作用,勉励他们继续发扬科学报国的光荣传统,带动更多科技工作者支持和参与科普事业,为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不断作出新贡献。
种下科学的“种子”,萌发未来的创新者。“星星为什么总是会闪烁”“树叶为什么会变色”“大海为什么是蓝色的”“萤火虫为什么会发光”……这些生活中的科学问题是否引起了孩子们的好奇心呢?这些好奇心在孩童乃至青少年时期是悄悄“熄灭”还是“茁壮成长”?从自身发展的角度来讲,儿童的创新潜质是与生俱来的,我们一定要尊重并且珍惜孩子们的好奇心,注重创新的过程,营造一个创新发展的社会氛围,科学普及就是一种很好的激发好奇心方式,通过生动有趣的实验、贴近自然的观察、亲身体会的实践,让科学的“种子”在孩子们的心中萌发,塑造未来的创新者、发明家。
营造全社会科普氛围,提升全民科学素质。“如何在新型病毒来临时做好自我防护”“如何在日常生活中养成良好的健康习惯”“戴口罩的正确方式”“三伏天吃些什么比较好”“不小心溺水如何自救”“发生地震、火灾、泥石流时如何自我逃生”……这些问题与我们生活、健康、安全等息息相关。加强科普知识宣传,可以帮助我们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健康习惯、安全习惯,提升全民的科学素质,从而实现更加美好的幸福生活。
从本质上说,科学普及是一种社会教育,它具有社会性、群众性和持续性的特点,通过多种渠道广泛地渗透到人群群众的社会活动中,潜移默化地提升提升人民群众的科学素质和全民族的创新能力。习总书记指出:“科技创新、科学普及是实现创新发展的两翼,要把科学普及放在与科技创新同等重要的地方。”当这种“潜移默化”成为一种习惯,我们必将谱写现代化强国的未来。





上一篇:以党的创新理论指导推动高等教育发展
下一篇:致敬试飞英雄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投稿必读
1、任何抄袭文章禁止投稿,所有稿件必须原创,一经发现文章涉嫌抄袭,全网通报,并且永久拉黑
2、机动记者组即单位账号,在为本单位同事投稿时,务必确认该稿件是原创,如非原创本网将依法协助原著作者追究法律责任,并全网通报
3、独家专投版块稿件,均默认为作者只投稿时评在线一家,任何单位和个人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4、请各位作者自觉遵守相关法律。 5、时政评论只能投稿到独家专投区,请勿投稿到其它任何板块,新闻稿件请投稿到新闻板块专区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绿益添商城 ( 渝ICP备16004013号-3 )

GMT+8, 2025-9-18 06:29 , Processed in 0.263387 second(s), 4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