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微信登录

微信扫码,快速开始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125|回复: 0

兴科学之趣 育未来之才

[复制链接]
已绑定手机

3

主题

0

回帖

25

积分

新手上路

积分
25
发表于 2023-7-26 16:46:4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兴科学之趣 育未来之才
   
7月20日,习近平给“科学与中国”院士专家代表的回信中提到“以优质丰富的内容和喜闻乐见的形式,激发青少年崇尚科学、探索未知的兴趣,促进全民科学素质的提高,为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不断作出新贡献。”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教育、科技、人才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必须坚持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开辟发展新领域新赛道,不断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这为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加快建设科技强国指明了方向。
让科学融入学校教育。深厚的文化底蕴、先进的科学技术是一个国家不断发展的根本。在学校教育中,学校应引入多元多样课堂,开展科技方面的讲座,让社会上的科学技术人才进入学校,进入课堂,介绍前沿科技的情况。开展跨学科教育,建构“科学+”课程,让科技为课堂提供养料和燃料,不断探寻学科交叉融合的规律,关注联结融通,用科学丰富儿童。通过兴趣班、拓展课等多种形式,呈现问题引领的课堂。实践是理论最好的检验,在课堂中引入情境,设下问题,让学生在学中做,在做中学,一步步“打怪升级”,解决一个个问题。
重视社会实践,进田园、进社区、进企业,通过户外实践,在真实的体验中看到社会运转所需要的技能,科学技术进步带来的成果以及背后需要付出人的努力。政府、社区、企业也承担培育人才的责任,积极配合,挖掘资源,提供相应的实践场所、开放日活动等等。
提供科教氛围,通过举办活动、开辟科教场馆,在社会面引导舆论,展现科技相关的潮流氛围。让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改变“科技人才”就是红格子衫戴眼镜的宅男的刻板印象,让“酷”成为科技人才的标签,吸引更多年轻人为此投入时间、精力,成为科技人才。





上一篇:关注苏州发展,建设历史名城
下一篇:如何以文化人呢?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投稿必读
1、任何抄袭文章禁止投稿,所有稿件必须原创,一经发现文章涉嫌抄袭,全网通报,并且永久拉黑
2、机动记者组即单位账号,在为本单位同事投稿时,务必确认该稿件是原创,如非原创本网将依法协助原著作者追究法律责任,并全网通报
3、独家专投版块稿件,均默认为作者只投稿时评在线一家,任何单位和个人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4、请各位作者自觉遵守相关法律。 5、时政评论只能投稿到独家专投区,请勿投稿到其它任何板块,新闻稿件请投稿到新闻板块专区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绿益添商城 ( 渝ICP备16004013号-3 )

GMT+8, 2025-9-18 02:35 , Processed in 0.201297 second(s), 4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