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文化为杠杆,撬动经济发展新支点 绿水青山是自然赋予的金山银山,文化是历史留下的瑰宝。 文化和经济相得益彰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前进方向,是经济建设的价值旨归,也是人民美好生活的重要内容。习近平指出,"所谓文化经济是对文化经济化和经济文化化的统称,其实质是文化与经济的交融互动、融合发展",“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必然要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源头活水,流淌了数千年,滋养了这片土地数千年。内外经济形势的下行压力,使得中国也进入到了经济的缓步增长时期,精神消费,将会带动新一轮经济增长。文化经济将成为经济发展的新支点,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 文化助新,激发消费动能。“7亿人在海南,7亿人在西安”、“西安旅游没有淡旺季,只有旺季和超旺季”,自“五一”以来,西安旅游业火爆,丝毫没有因为长假结束而受影响。近年来,西安不断发觉自身的文化IP,深度挖掘传统文化,融合创新,成集群文化旅游景点,用创意与技术让历史和文化生动鲜活,激发旅游消费新动能。目前,文化经济还是一片蓝图,五千年历史留下的瑰宝,仍待我们将其激发生命。 文化赋魂,推动乡村振兴。2019年著名的中央“一号文件”确立了以“三变”(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村民边股东)为手段来“重构新型集体经济”的政策,并且明确乡村振兴是应对全球化挑战的“压舱石”。用文化不仅可以为乡村产业赋能,促进乡村产业发展。可以重塑乡村社会逐渐消失的乡村理性,推动乡村治理。 当前,社会转型简繁负责,文化经济成为了新的支点。需不断融合传统文化推陈出新,通过文化经济,为经济发展注入人文气息,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