纵观整个中国历史发展进程,治国安邦、百业兴盛,关键在于人才。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涌现出了各种学派,不仅促进了思想解放和社会进步,还为社会发展培养出了大批多样化人才;明清时期的科举制,为当时的封建王朝笼络了大批人才,扩大了统治基础,让全国的人才流动了起来,推动了当时王朝的教育、科技等的发展。 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年来,团结带领一代又一代优秀人才投身党和人民的伟大事业,在革命、建设、改革的历史画卷中写下了精彩篇章,共同创造了现在的繁荣昌盛和综合国力的持续提升,换取了中国国际地位的不断提升。国家发展靠人才,民族振兴靠人才,经济和科技发展更离不开人才。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正在加速推进,谁能赢得人才,谁就能赢得未来。 习近平总书记也指出青年科技人才是科技创新的生力军,科技强国建设离不开一个个科技尖兵。立足当前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实现我国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实践蓝图,全方位培养和使用好青年科技人才是我国构建战略科技力量、解决当下关键核心技术“卡脖子”难题的重要抓手。 高校科技创新要实现充分发挥国家战略科技力量的作用,自主创新能力显著增强,在基础研究领域取得一批重大原创性成果,培养造就一批重要领域的引领者和“无人区”的开拓者,在关键核心技术领域攻克一批国家战略急需的关键核心技术,有力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竞争力,一批高水平研究型大学成为具有世界影响力的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成为支撑教育强国、科技强国和人才强国的核心力量,为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作出大贡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