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望百年光辉历程,中国共产党秉持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为人类社会谋大同的初心使命,在中国共产党成立102周年之际,那一抹红色力量推动我们不断前进。 重温“七一”建党,感受“红色力量”——“忠诚”。《礼记》君子诚之为贵,就是强调“忠诚”的可贵,“忠诚”可以说是广大党员干部永远不能褪去的本色。在从李大钊声嘶力竭地宣扬到陈独秀创办的《新青年》,从上海法租界的“一大会议”到南湖红船的一叶扁舟,从南昌起义的一声枪响到遵义会议的关键时刻,从十四年抗战的枪林弹雨到新中国成立的民族独立,中国共产党始终把人民利益记于心,民族复兴担于肩。“一声誓言,一生兑现”。百年时光,一代又一代的共产党员用坚定如磐的意志和九死不悔的决心,在跟党走的征程里迈出了昂扬的步伐、在听党话的忠诚里书写了动人的篇章。 重温“七一”建党,感受“红色力量”——“干净”。“干净”是政治生态的“底色”,要谨记自己的第一身份是共产党员,第一职责是为党工作,时刻用党章及各项规章制度严格要求自己。朱治国和妻子异地两年,他没为妻子调动找过一个人。基层同志汇报工作,有时给他带点土特产,他都当即回绝:“规矩需要大家共同维护、共同遵守,我不能坏了规矩!”办公室按月收取加班餐费,有一次出差,办公室人员替他垫付,他出差回来后立即送还。他总说为人干净,做事才能坦荡。党员干部绝不在“月黑风高无人见”的自欺欺人中乱了心智,不在“你知我知天知地知”的花言巧语中迷了方向,不在“富贵险中求”的侥幸心理下铤而走险,始终做纪律和规矩的忠实执行者和自觉捍卫者。 重温“七一”建党,感受“红色力量”——“担当”。习近平总书记说:“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我们要实现伟大复兴中国梦,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安全感、幸福感,就是要继续提倡实干,而实干的前提就是要有“担当”地干。从“做事情要做到极致、做工人要做到最好”的艾爱国,到“1200余起重特大案件疑难痕迹检验鉴定实现零差错”的崔道植;从“传承艺术艺德、德艺双馨”的蓝天野,到被誉为高原上“生命的保护神”吴天一……征途漫漫,布满了共产党人求索的身影。 “温故而知新”,党员干部要不断重温建党精神,感受那一抹“红色力量”:忠诚、干净、担当,并将精神实质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成为永远不能忘记的根基和信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