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_mn8UD 于 2023-7-3 11:36 编辑
近日,中央层面召开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专项工作机制会议,会议强调,要把纠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作为作风建设的重点任务,科学精准靶向整治,动真碰硬、求真务实。 抓思想,从自身素质上减负。工作的进展取决于工作的效率,而工作的效率又与干部的素质密切相关。因此,加强基层干部的自身素质,提升专业技能,是减轻基层负担的关键。基层干部要想从自身素质上减负,就要在思想上提高认识,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坚决做到两个“维护”,要树立正确的政绩观。要摆正自己的位置,时刻牢记自己作为一名党的干部,就是要做好服务工作,做好人民群众的服务者。只有正确对待自己的身份定位,才能不被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所困扰。
抓成效,从工作落实上减负。“不是在准备材料,就是在报送材料”“不是在迎检,就是在准备迎检”,空耗精力的名目繁杂的督查检查考核多、流于表面的痕迹管理多,而且层层加码,让基层不堪重负。“天下大事,必作于细”,任何一项工作要取得成效,必须从细节入手,认真抓好每一个环节。细节决定成败,抓工作落实也是如此。然而在现实生活中,一些单位和部门往往存在着重形式、轻实效的倾向,把一些根本不需要做的事情做得轰轰烈烈。这种只为做而做、“造盆景”、做表面文章的形式主义和官僚主义,不仅严重影响了工作效率和质量,而且还挫伤了干部群众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抓时间,从精简会议上减负。新形势下的形式主义通过改头换面、披上“新马甲”,在基层一线“游走”,严重影响基层干部履职效能。众所周知,发文开会是务虚的载体,其往往是为了谋划部署、总结复盘、推进干事,然而,当前很多会议存在会风不正、会议质量不高的问题。有的小会大开,短会长开,空话大话套话满篇,缺少实话。破除文山会海,不仅要制定相关管理制度,还要不断改进工作方法,设立“无会月”“无会周”“无会日”。从而让基层干部从会议中解放出来,放开手脚,一心一意干事业,心无旁骛谋发展,在基层这片广阔的土地上大展身手。(严美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