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在改进作风问题上,我们不能退,也退不得,必须保持常抓的韧劲、长抓的耐心,在坚持中见常态,制度建设要长效”。“千里之台始于垒土”,只有由上率下,由下扶上,“上下”共抓,不断改进作风,才能推动各项工作走深走细、落到实处,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更加坚实有力的支撑。 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永远没有休止符。党的作风建设包含思想作风、学风、工作作风、领导作风、生活作风,但无论什么“风”,自始至终的目标都是“为民风”,是进一步督促党员干部提高政治站位、增强政治自觉,主动担当作为,以过硬素质更好地担负起时代重任。 加强学习,丰富内涵。坚持常态化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和指示批示精神,始终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通过思想教育在党员干部心中根植民主集中制、党的纪律、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等观年,反对自由主义、形式主义和官僚主义,真正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永葆共产党人的本色。 落实责任,从严监管。深入落实工作本位责任制,牢固树立“主人翁意识”,坚持“位不在微、官不在小”,积小流也可成江海;反之,“水能载舟亦能覆舟”,领导干部的一言一行牵连着“风”的方向。扎实开展好党风廉政活动、基层减负整治形式主义活动,将党员干部和人民群众都吸收进来,坚持听取人民群众意见心声,强化基层减负担当意识,全面营造尊崇法纪、风清气正的浓厚氛围。在活动中坚持严的主基调不动摇,铁腕整治、重拳出击,对标开展不担当不作为突出问题专项整治,推进深入“查”、彻底“改”、系统“治”,为基层发展和减负提供坚强的纪律和作风保障。 以上率下,“针对”发力。紧盯部分党员干部“纸上谈兵”顽瘴痼疾,统筹协调,一体推进整治形式主义。基层工作,纷繁复杂,从实践来看,存在非必要会议或文件占用党员干部时间精力的情况,将党员干部从这些非必要的工作中解放出来,让其腾出更多时间和精力更好地参与到搞摸底、抓落实工作中,回应好人民群众期待。加之各级党组织强化对党员干部的教育培训,帮助其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对于高水平推动基层减负至关重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