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工作是基础,是直接面向老百姓的窗口,老百姓对党和政府的评价往往是在与基层单位的接触中形成的,这个工作做得好不好,会直接影响到社会的发展和稳定。 基层工作事无巨细,在一线工作的基层干部必须不断提高帮助人民排忧解难的能力,真正做到为人民服务。很重要的一点是,工作的规范性,要全面完善工作制度,提升责任担当意识。扎实推进村委会人员的常态化考核机制,如年度考核、绩效考核,准确掌握班子运行情况和成员履职情况。建立健全问责督促机制,重点工作由村主要领导牵头,对群众诉求和关键事项的落实解决及时跟踪回访,做到“事事有着落”,杜绝问题反弹。不断完善激励机制,对工作表现突出的村干部,优先推荐荣誉称号的评比,也认真落实各项待遇保障,确保队伍稳、人心齐。持续加强监督机制,充分发挥村务监督委员会作用,实现对村“两委”成员监督全覆盖,严格落实“三务公开”,推动村级事务在阳光下运行。 用好党建引领这个好抓手。现在有结对共治这个项目,应该好好利用,来提升基层党建工作水平。根据计划开展结对共治,我们近期与税务所支部联合举办了一次提升党建工作质量的学习交流活动。活动一是通过学习二十大精神和支部标准化建设的内容要求,大家集中学习领悟,二是各自分享工作成果和经验,积极交流互动,通过相互借鉴来取长补短,对党建工作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和理解。在以后,也要更注重规范工作流程,利用结对创新活动形式,使得党建工作质量在实施中相互促进完善。 基层减负是为了激励基层干部有更多的精力投身乡村振兴的火热实践。一方面,要梳理巡察相关问题,整理自查过程中发现的和巡察组当场提出的问题、意见,按照财务管理、支部建设、重点工程、服务民生等几个方面分类梳理,召开专门讨论会,比对实际工作开展改进。另一方面,及时撤并村委挂牌工作,根据统一规范化的要求,村委和支部只挂6块牌子,改善“一室多牌”问题,明确职责、方便群众。对于暂时给村民引起的疑惑混乱,我们做好引导服务工作,切实提高群众在手续办理、生活服务等方面的办事效率。 在基层工作中,如何满足好群众要求不仅需要提前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更要站在群众的角度,预料到可能发生的各种情况。有些涉及村民切身利益的事,如补贴、动拆迁,即便前期做了许多准备工作,具体过程中还是会出现一些其他情况,比如有村民会提出一些难以满足的诉求。从村民角度出发,他们的诉求有其合理之处。这提醒我们在做工作时,要多角度思考,预设问题的不同情形,提前准备,研究应对之策,把基层工作做得更有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