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5日,中央层面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专项工作机制会议在京举行。会议再次聚焦形式主义这一顽疾,强调要将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作为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的重要内容,将纠治和力戒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持续推动党风政风社会风气向上向好,以整治成果彰显主题教育成效。 为基层减负,就要聚焦负担产生的关键环节。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同我们党的性质宗旨和优良作风格格不入,是我们党的大敌、人民的大敌。”基层减负,减的不是为人民服务的每一项具体工作,而是错误的工作方法为基层干部造成的负担。 减负要树立正确的工作导向。对党中央的精神要有正确的认识和解读,认真做好上传下达,贯彻好党的方针政策。切忌口号喊得震天响,对待工作却拖沓敷衍,遇事推诿扯皮、回避矛盾。党的二十大明确提出,持续深化纠治“四风”,重点纠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当前,全党正在深入开展主题教育。要毫不放松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以深化拓展实际成果彰显主题教育成效,不断激励广大党员、干部积极担当作为、敢于善于斗争,进一步密切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为胜利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历史伟业提供坚强作风保障。这也要求广大党员、干部进一步树牢正确政绩观,把为民造福作为最重要的政绩,多做打基础、利长远、出实效、创实绩的事;抓住重点难点,加强统筹协调,严格责任要求,切实解决突出问题,巩固精简文件会议、统筹规范督查检查考核等工作成果,确保不反弹回潮;着力整治“躺平”、“官僚习气”等行为,鲜明树立重实干、重实绩、重担当的考核导向,不断夯实减负工作基础。 让减负提升基层干部工作的精气神。形式主义不仅是作风问题,也是政治问题,不仅严重影响党中央决策部署的贯彻落实,也会损害党中央权威、破坏党的形象。政务上过度留痕滋生的形势主义问题,占用基层干部大量时间、耗费大量精力,让基层不堪重负。因此整治形式主义是真情关爱基层干部的务实之举,是提高基层治理效能的内在要求。给基层减负,能让基层干部卸下更多不必要的精神内耗,基层干部才能有更多时间到一线去,才能把更多精力用在和群众“面对面”、为民解忧纾困的实事上来。只有做到真减负,让基层干部体验到实实在在减负的获得感,更多想干事、能成事,群众中有口碑的好干部才能脱颖而出,群众也才会收获更多的幸福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