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央视出品的节目里,龙兴寺佛像由历史碎片组成,浑身疤痕地于苦难中行走,却笑着走向永恒;莫高窟的飞天承着时代的风云舞出曼妙;霍去病墓石刻喻磐石之志永存;文化的力量深不可测,它化悲为喜,以柔克刚。在新时期,文化成为国家软实力的一种体现,继承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在漫长岁月中如历久弥新的酒,注定瑰丽灿烂。把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赋予新时代内涵和现代表现形式,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当代价值充分弘扬,成为现代“活水”,为今人所取、为发展所用。 文化传承是担负文化使命的基石。“始于衣冠,达于博远。”优秀传统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传承和发展的根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中华文化博大精深,徜徉在典籍和文书中,我们可以领悟“观古今于须臾,抚四海于一瞬。”的广阔天地,也可以将历史看作一面明镜,体会“观今宜鉴古,无古不成今。”的经验智慧。让典籍里的文字活起来,让中华文化薪火相传。文化传承是一种情怀,也是每个人的责任与使命。中华传统文化渗透在各个领域,并能动地释放出巨大的力量,迫使全体人民团结起来,接续奋进。世界上产生了一个坚强不屈、永不言败的富有凝聚力的民族。在困苦中迎难而上,在屈辱中雄起。这源于我们每个人被赋予的文化使命所驱使的民族个性,是文化传承,亦是使命传承。 文化创新是推动文化繁荣的活水。文化唯有创新方能彰显生命力。世界在日新月异的变化,只有创新才是核心竞争力,只有创新方可跟上世界的步伐。文化背后的动力是创新和创意,留下的轨迹是传统。仅仅舍本逐末坚守传统不如守正创新。文化诞生之初是创新产生的,文化坚持长久延续的原因也必然是因势利导的创新。身为党员干部的一份子,我们要将创新思维和创造能力加以实践,推动为人民服务的工作落实。做不到与时俱进就会给工作拖后腿,提出符合时代需求的新观念更能推动科学理论的发展。 筑成文化强国离不开文化自信的坚定。文化自信是一种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也是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性文化的实践兼收并蓄的起始原因和最终成果。从历史的传承中走来,在开拓时代中走去。实现文化自信,要激发当代青年对历史学习的兴趣,让革命先辈们的“红色基因”代代传承,培养青年人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自信心和自豪感,使青年人在继承和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对其进行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为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注入新鲜的血液,焕发出生机和活力。 肩担文化传承使命,创新激发文化生命力,让文化成为强国的活源之水。当代青年人要切实增强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在新时代背景下的生命力,向世界展现中华文化的独特魅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