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江来从万山中,山势尽与江流东。”长江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也是中华民族发展的重要支撑。从古至今,长江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进程中都发挥着无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有“母亲河”的美誉,也被称为“黄金水道”。如今,长江经济带覆盖全国11个省市,拥有超过全国40%的人口和生产总值,其对发展的重要性不言而喻。牢牢把握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的战略导向,聚焦重点难点问题,扎实推动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近年来,长江保护和修复工作不断取得新进展,生态环境突出问题整改成效明显,两岸绿色生态廊道基本建成,共抓大保护的体制机制不断健全。 开发与保护从来都不是对立的关系。“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不是只讲环境、不求发展。恰恰相反,治理和保护长江,不仅要强调发展、重视发展,而且要走出一条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新路子。发展经济不能对资源和生态环境竭泽而渔,生态环境保护也不是舍弃经济发展而缘木求鱼,只有把握好生态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之间辩证统一的关系,充分认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深刻内涵,才能实现经济社会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激发出长江流域所蕴含的巨大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推动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更显意义非凡。在山城重庆,国土绿化提升、矿山综合治理、生物多样性保护等七大类生态修复工程如火如荼,长江经济带已经成为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主战场;在四川成都,首列中欧班列(成渝)号列车满载货物西向而行,长江经济带已经成为联通“一带一路”、畅通国内国际双循环的主动脉;在湖北武汉,产业基础高级化和产业链现代化持续提升,长江经济带已经成为引领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主力军……新起点新征程,新担当新作为。 长江经济带发展是党中央作出的重大决策,是关系国家发展全局的重大战略。发展和保护的关系,是长江经济带绕不开的“必答题”。实践证明,经济发展不能以破坏生态为代价,生态本身就是经济,保护生态就是发展生产力。把生态保护好,把生态优势发挥出来,才能实现高质量发展。在发展中保护、在保护中发展。我们要坚决贯彻长江经济带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重大战略部署,把保护修复长江生态环境摆在突出位置,不断增强爱护长江、保护长江的意识,实现“人民保护长江、长江造福人民”的良性循环,让长江经济带更绿更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