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层面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专项工作机制会议6月15日在京举行。要求各级党员干部将纠治和力戒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持续推动党风政风社会风气向上向好,以整治成果彰显主题教育成效。 基层减负要紧抓基层“痛点”、直击现实“难点”,避免不必要的“折腾”,确保基层减负工作取得实效。党的二十大明确指出,持续深化自查自纠,广大党员干部要同群众联系起来,真抓实干,敢作敢为,为基层治理提供有力保障。 紧抓“痛点”,稿来稿去,文山会海,形式主义耗费基层有限的时间和精力,大家深恶痛绝。加强对发文的必要性、格式、内容及会议的形式、必要性、时长等的审核,切实减少文件和会议数量,着力转变工作作风,促使党员干部把更多的时间和精力用在为群众解难题上。 基层干部少忙线上、多走线下,将整治“指尖上的形式主义”作为深化拓展为基层减负工作的“小切口”,确保各类应用数量减下去、质效提上来。 紧抓“难点”,老的问题解决了,新的形式主义问题又会有冒头。在推进基层减负过程中,这些问题都多多少少地出现,成了套上新外衣的形式主义,需要予以及时应对和解决。 要创新下沉式、联动式、体验式等监督方式,着力解决突出问题,对敷衍塞责、措施不力、工作不实等形式主义问题严肃查处并曝光。从制度层面建立起责任明晰、措施具体、程序严密、配套完善的容错纠错体系,进一步强调宽容改革创新中的失误和错误,旗帜鲜明地为担当者担当,为干事者撑腰鼓劲。 同时更要在提质上下大功夫,要把握好实事求是这一基本原则,警惕“一刀切”、层层加码等做法,推动减负与业务工作齐头并进。 树好政绩观,坚持把为民造福作为最重要的政绩,扎实办好重点民生实事,下决心解决一批群众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下大气力办好一批贴心事暖心事。 牢牢把握坚持人民至上的价值标准。新时代新征程上,必须始终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与群众想在一起、干在一起,真正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 切实履行主体责任,紧盯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新动向新表现,拿出有效管用的整治措施,坚持一级做给一级看,抓好本级带下级。要靠深入调查研究下功夫解难题,靠贴近实际和贴近群众的务实举措抓落实,确保党中央决策部署落地生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