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同我们党的性质宗旨和优良作风格格不入,是我们党的大敌、人民的大敌。”近年来,政务APP从某种程度上提高了工作效率,但过多过杂的APP以及“僵尸类”“空壳类”APP,强制推广、滥用积分排名、过度留痕,网络工作群中的强制点到打卡、及时响应……一些政务APP吱声形式主义问题,占用基层干部大量时间、耗费大量精力,让基层不堪重负。指尖上的形式主义,看似新问题,实则老问题,表明“四风”问题具有顽固性反复性。整治指尖上的形式主义,是真情关爱基层干部的务实之举,是提高基层治理效能的内在要求。 以为民的初心,树立广大干部的实干导向。空谈误国实干兴邦。基层干部作为基层治理的中流砥柱,最重要的就是解决群众的实际困难,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为百姓讲实话,办实事。部分基层存在以“数据留痕取代实绩”的做法,不但污染了为民干事的环境,也给基层增加了不必要的额外负担。纸上得来终觉浅,觉知此事要躬行。基层减负不等于减责,基层工作不是保轻松、镀金身,干部应扑下身子,做到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要明确初心使命,广大干部一定要脚踏实地,以一切为了人民为目标准则,将求是务实精神落在实处。 以坚定的决心,破除形式主义作风。持续为基层减负,转作风是必需之举。弄清楚基层真正想要什么,才能帮助基层提升治理能力。比如,江苏省力倡“四不两直”式(不发通知不打招呼、不听汇报、不用陪同接待、直奔基层、直插现场) 调研,在不增加基层负担的基础上摸清摸深摸透实际情况。上级组织多一些俯身向下的指导帮助,鼓励基层干部讲真话,对不合规不合理的要求敢于说“不基层干部就会少一些推诿应付、多一些担当作为。 以温暖的爱心,浸润广大干部的心灵。衙斋卧听萧萧竹,疑似民间疾苦声。基层工作的苦和累是有回报的。持续为基层减负,用好合理的检查、评议是重中之重。在十九届中央纪委五次全会上,XZ强调,持续为基层松绑减负,树立重实干、重实绩的用人导向,督促全党担当尽责、干事创业。地方党委政府既需规范整合填表制式及填报频次,避免基层干部掉入“材料堆”;又需协调保障工作部署与督查考核的必要时间,避免出现“今天通知明天就要,这只能是假抵告”的现象。持续推进群众满意度与第三方评价机制的规范化与制度化完善村级组织考核评价机制。只有树立解难题、求实效、有实绩的考核导向,才能让基层干部“走下高楼”“离开案头”,奔赴田间地头,在“真刀真枪”中干出实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