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既有各国现代化的共同特征,更有基于自己国情的中国特色。中国式现代化是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是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 千秋伟业,万里江山。经过一个世纪的栉风沐雨,一个成立之初仅拥有50多人的小党,已经壮大到如今拥有9600多万名党员、领导着14亿多人口大国的世界第一大执政党,中国,也从一个“现代化的迟到国”,一跃成为“世界现代化的增长极”“最大的经济和社会变革实验室”。 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既有各国现代化的共同特征,更有基于自己国情的中国特色。 一是马克思主义对资本主义发展规律的揭示。马克思主义揭示了以资本为中心的资本主义现代化的实质及其弊端,并从资本主义发展的固有矛盾出发证明了其必然消亡,从人类社会发展规律、历史发展规律的高度为习总书记总书记关于中国式现代化的深邃思考和重要论述奠定了理论基石。 二是马克思主义对未来社会的设想。马克思主义勾勒了未来社会维护人民利益、实现共同富裕、致力于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和人类解放的宏观制度构想。 三是马克思主义对现代化道路多样性的阐释。马克思在研究东方社会结构、发展道路和规律时,得出了东方社会可以实现不同于西方社会发展道路的重要结论,提出了跨越资本主义“卡夫丁峡谷”的重要理论,为东方国家摆脱落后局面提供了重要理论支撑。 四是马克思主义理论提供的科学的方法论。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为习总书记总书记关于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论述提供了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 中国式现代化的五个特征之间既有明显区别,又存在深刻的内在联系。 一、中国式现代化是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橄榄型”社会各阶层收入底座实现系统性、同步性提高,结构稳定性持续加强,为实现普遍富裕基础上的差别富裕奠定了牢固的现实基础。 二、中国式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一方面我国始终保持对现代化进程中贫富差距过快扩大的高度警惕和有分寸的调控,在“做大蛋糕”的同时,更加注重发展共享、分配公平和民生福祉;另一方面坚持客观研判,吸取历史经验教训,决不做超越发展阶段的事情。 三、中国式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更加广泛地开展同各国的文化交流,主动学习借鉴世界一切优秀文明成果,支持培育现代创新文化,鼓励人人参与、人人奋斗、勤俭节约,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在尊重公民守法前提下信仰自由、认知自由的基础上,对个体化的“躺平”、享乐、物质化、个人主义等思维行为加以换位思考和理解包容,注重用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去感染与温和引导。 四、中国式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纵深推进污染防治攻坚战,生态环境保护发生历史性、转折性、全局性变化,祖国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