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要推动绿色发展,必须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站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高度谋划发展。2016年,上海在全国率先提出“微更新”概念,并在社区内进行试点。作为小体量、低成本、渐进式的“绣花式”改造,社区微更新得到了广大市民的支持;又因为改造对象是贴近生活的老旧、闲置等家门口“沉睡空间”,更容易激发市民参与的积极性。通过小而精、小而美的微改造,街区焕发活力,空间适合共享,社区更加宜居。近年来,嘉定扎实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持续推进公园绿地等重点绿化项目建设,生态环境质量稳中趋好,不断创造生态宜居的高品质生活环境。 在X镇,X社区作为农民集中居住社区,60岁以上居民超过50%。许多居民喜欢在宅前门口种菜种花,由于没有统一规划和步骤,景观面貌不佳。社区在治理中没有采用“一刀切”的全部铲除管理方式,而是通过调查研究,反复征集居民意愿,引导居民规范种植。从一朵蔷薇花开始,逐渐有了一座花园、一片格桑花海、一个可食用玫瑰基地、一条“蔷薇巷”。从乱种植“难点”到美丽家园“亮点”,离不开对人民至上理念的坚持,离不开对居民意愿的尊重与引领。 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和全国两会精神,激励党员领导干部不断学习,深入基层一线,扎实开展调查研究,X镇将党员学习月作为契机,积极开展“小调研,微案例”行动。行动明确,在调查研究时必须坚持问题导向,增强问题意识,敢于正视问题、善于发现问题,以解决问题为根本目的。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了解实际,就要掌握调查研究这个基本功”,强调“听真话、察真情,真研究问题、研究真问题,不能搞作秀式调研、盆景式调研、蜻蜓点水式调研”。衡量调查研究搞得好不好,不是看调查研究的规模有多大、时间有多长,也不是光看调研报告写得怎么样,关键要看调查研究的实效,看调研成果的运用,看能不能把问题解决好。不解决问题就是形式主义,对问题听之任之就会误党误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