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7日,是世界防治荒漠化和干旱日,在这期间,习近平总书记展开实地考察,并专门主持召开《加强荒漠化综合防治和推进“三北”等重点生态工程建设座谈会》,这具有标志性的会议, 荒漠化防治,攸关你我,也攸关世界。荒漠化是由于干旱、洪涝、气候变化等自然因素所引起的一种生态系统退化现象,会导致土地沙漠化、水资源短缺、经济发展受阻等问题,对人类的生存和社会发展都带来了极大的威胁。 做好荒漠化防治,重在防,更在治。要预防荒漠化,首先要合理分配利用水资源,中国是一个水资源严重短缺的国家,仅为世界人均占有量的1/4,在工业生产、农业发展、城市生活中,要合理分配水资源。积极调整不利于生态环境良性循环的土地利用结构,合理地安排农业林业牧业之间的比重,对于过度开垦的土地,要采取退耕还林、还草的措施,不过度放牧牲畜、不过度樵采,多途径解决农牧区放牧、能源等问题,积极发展节水产业,创新开发节水技术,同时要扩大植被覆盖率,减少使用一次性用品,低碳生活等等,都能在一定程度上有效预防荒漠化的产生。 对于已经产生的荒漠化的地区,要积极探索治理措施,可以利用植物固沙,这是控制流沙最根本且经济有效的措施。植物固沙在有效固沙的同时,可以快速恢复和改善当地生态环境,通过人工选种、种植等方式,营造大型防沙阻沙林带,以阻截流沙对绿地、城镇居民点的侵袭,从而逐步恢复天然植被。为了避免荒漠化地区造林树种单一、周期长、见效慢、效益低等问题,可以运用生态建设产业化思维,大力推广生态和经济兼用树种造林,改变了荒漠化地区林种、树种单一的倾向的同时,引入经济兼用树来促进当地经济发展,提高植物固沙的积极性,打造绿色防线。合理利用水资源不仅能有效预防荒漠化,在荒漠化治理过程中也尤为重要,改变现行水资源分散管理的体制,加强水资源统一规划和管理,从汲水、输水和节水灌溉等方面考虑,按流域成立统一的水资源分配和管理机构,科学管水、配水。 推进荒漠化防治,筑牢生态化防线,要突出预防为主、防治结合、因地制宜、统筹规划、综合治理的原则,建立防治荒漠化的利益导向机制,充分调动各市场主体的积极性,加强科学研究,运用先进科学技术,充分发挥科学。对于我们这些远离荒漠化地区的人民来说,我们或许很难亲身参与到防治荒漠化的建设工程中,但我们可以从身边的小事做起——节约每一滴水,每一度电,每一粒粮食……这些都能为防治荒漠化贡献一份力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