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人民日报》就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发表了六连评,为全体党员干部牢牢把握“学思想、强党性、重实践、建新功”的总要求提供了遵循。广大党员干部要紧紧锚定目标任务,坚持以“四气连贯”让主题教育步步深入,确保圆满完成主题教育各项任务。 加强学习“固元气”。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是吹响理论学习的“号角”,必须跟进学习、主动学习、善于学习,始终保持“元气满满”。要把加强学习作为坚定政治立场、淬炼党性意识的“密钥”,去通读、细读、精读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新思想、新观点、新举措,把握重心、突破难关,不断推动理论学习融入日常、学在平常,切实以新思想、新理论指导工作、推动实践。 增强党性“扬正气”。党性修养是播撒在党员干部心底的一粒种子,唯有“正气十足”,方能生根发芽、强筋壮骨、开枝散叶。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从当前干部队伍实际看,坚持实事求是,最需要解决的是党性问题。要聚焦本次主题教育的核心要义,拧紧党性修养“总开关”,提高党性修养“免疫力”,主动对照主题教育工作要求和具体的岗位行为规范来检视自己,断地自我警醒、自我纯洁、自我净化、自我提升,始终以党性的力量感染人,以优良的作风带动人,把对党忠诚、为党分忧、为党尽职、为民造福作为根本的政治担当、党性淬炼。 注重实践“接地气”。唯有“接地气”,才能“成大器”。真正的主题教育学习不仅要感悟原著中的道理,还要将理论知识转化为经得起群众和组织实践检验的真理。广大党员干部要抓好主题教育的宣讲工作,特别是面向基层的理论宣讲要和老百姓坐在一根板凳上,用百姓语言、道百姓心声,从理论上、技巧上、感染力上全面提升宣讲水平和效果,将“理论话语”转换成“群众语言”,将“理论观点”变成“朴实道理”。要始终以人民满意为检验工作成效的第一标准,把惠民生、暖民心、顺民意的工作办实办细办好,全力练就敢于担当的“铁肩膀”“宽脊梁”,让人民群众切实感受到幸福感、获得感。 建立新功“凝士气”。一语不能践,万卷徒空虚。推动主题教育走深走实,必须鼓足士气,强化作风锤炼,吹响学习贯彻的“冲锋号”。广大党员干部要坚持问题导向,牢牢把握“学思想、强党性、重实践、建新功”的总要求,把工作岗位当作检验能力和作风的“试金石”“大熔炉”,主动到急难险重的基层一线,经风雨、见世面,不尚虚谈、多务实功,敢于破题克难、攻城拔寨,善于运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科学认识问题、准确把握问题、正确解决问题,在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中品读“真理味”“信仰味”“实干味”,切实把学习成效转化为工作动力,确保主题教育取得扎实成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