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了“习近平出席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的重要讲话”之后,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习近平出席强调的五个“结合”让我耳目一新,坚持文化自信,坚持走自己的路,是我们教育工作者必须坚持和传承的方向。 我们的教师大部分是80、90、00后,他们长在红旗下生活在幸福里,不缺吃穿,没有危机感,缺少大国的自信,盲目的崇洋媚外,如果不及时进行纠正,一代代传承下去无法想象我们的国家将会怎样。我们是教育工作者,我们肩负着培养祖国下一代的责任,因此,我们的文化自信,我们对中华文化传承的信念至关重要。为了让老师们具有很强的政治性、思想性、战略性、指导性。我们结合主题教育开展了系列活动。首先,通过学习,树立“坚持守正创新,以守正创新的正气和锐气,赓续历史文脉、谱写当代华章”的决心。党支部组织教师学习党的二十大的精神,认真组织传达学习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更加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要以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为指导,不断深化对文化建设的规律性认识,更好担负起新的文化使命。第二,通过校园文化,潜移默化的引导师生的文化自信。我们的教学楼一楼大厅左侧是“中华上下五千年”叙事,右侧是中国共产党党史,每天师生们进入教学楼就会看到这两面浮雕墙,我们还专门开设了红色课程,向不同的年级介绍中国传统文化和中国共产党党史。第三,开设早读、午读,指导学生诵读《笠翁对韵》《三字经》《弟子规》《论语》等经典篇章,通过诵读了解中国文化,做好文化传承。第四,通过传统文化经典诵读大赛督促班主任对孩子进行传统文化教育。每年四月份学校会组织传统文化经典诵读大赛,全体班级、全体学生必须参加此项比赛,每年的比赛都精彩纷呈。今年的个人赛上孩子们,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以赤子之心诵读经典,以诗人之情徜徉书海,与经典同喜乐,共伤悲。26位选手风格不一,或豪迈奔放,或含蓄委婉,或严谨大气,用饱含激情的诵读再一次诠释了中华经典诗文的魅力,不仅表现了孩子的多才多艺,更展示出了个人的风采和魅力。集体展示中,有充满骄傲与自豪的《我骄傲,我是中国人》,书写理想信念的《中华少年》,唱响责任担当的《中华颂》,意气风发的《四君子赋》,意蕴深厚的《诗意中国》……15个节目各有千秋,在同学们的深情朗诵下演绎为一场场激情昂扬的视听盛宴。 “中国文化源远流长,中华文明博大精深。只有全面深入了解中华文明的历史,才能更有效地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更有力地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我们将牢记习主席的教导,努力做文化自信的传播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