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吉宁在第四届上海创新创业青年50人论坛上,认真倾听了19位青年代表的创新创业经历,并就共同关心的问题作了深入交流。他说,青年是引领风气之先的力量,青年勇立时代潮头、勇于创新创造,我们的城市就能更好发挥开路先锋、示范引领、突破攻坚的作用。希望大家始终秉持创新精神,大力弘扬科学家精神、企业家精神,进一步开阔视野、提升能力,深耕科技创新前沿领域,不怕失败、不断超越,敢于做前人没有做过的事情,善于在创新中定义新的需求、满足新的需求,切实提升核心竞争力。同时,他也提出,将用心打造青年发展型城市,创设更多创新创业的空间,提供更多施展才华的场景,推出更多精准高效的服务,让广大创新创业者在上海这座创新之城心无旁骛追逐梦想、成就事业。 创新之道,唯在得人。让创新创业人才脱颖而出、尽展才华,不仅需要完善的人才引进、落户、补贴等政治政策,还需要为其搭建政策完善、机制健全的广阔平台,提供氛围友好的创新创业环境。 优化人才政策,构建吸引人才基地。近年来,上海重点优化人才落户政策,进一步提高对青年人才的开放度和集聚度。此外,注重培养引进青年创新人才,着力打造规模宏大、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现代化人才队伍。不断加强青年创新人才培训基地建设,不但要引进优秀青年人才,还要为其做好培训,助力其创新创业过程,让其不断成长与锻炼。同时,也要做好表彰宣传工作,在青年人才中大力弘扬带头创业、勇创新业的精神,构建吸引青年创新创业人才的磁场,推动城市创新建设发展。 创新人才观念,营造人才创业环境。上海一直致力于加快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要更好地服务各类科学家、企业家、投资家,让广大创新创业者在这里可以实现更大价值的跃升。目前,上海已经搭建了一个符合人才成长规律的人才计划体系,并且正在着力强化重点领域创新人才支撑,聚焦产业创新发展中的基础研究、应用基础研究、关键核心技术攻关等重大需求,探索重点领域人才目录、岗位清单等引导机制,促进重点领域人才的产学研联合培养和跨界使用。同时,还在着力构建以在沪国家实验室为引领、全国重点实验室为支撑的实验室体系,在沪国家实验室和相关基地也加快建设发展。 服务创新改革,激发创新主体活力。深化“放管服”改革创新,优化营商创业环境。目前,上海已建设“一网通办”数字政府平台,创业者、经营者可通过其一站式办理业务,大大简化了办事流程。要不断加大推广应用,升级优化服务,完善政务服务“好差评”投诉解决机制,深化“办不成事”反映窗口改革。持续聚焦与企业群众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重点领域,推出新一批“一件事”事项,力争企业群众办事“零跑腿”是常态、“跑一次”是上限。通过进一步改革优化管理方式,激发创新主体活力。 当前,我国正处于走向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时期,建立一支规模宏大、面向未来的青年人才大军是十分必要的。为此,要不断创新人才观念,营造良好的人才环境,为青年创新创业人才铺路筑桥,鼓励支持青年人才创新创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