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听取陕西省委和省政府工作汇报时指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扎实推进共同富裕,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仍然在农村,必须逐步缩小城乡差距。 千秋基业,人才为先。人才振兴是乡村振兴的基础,是确保乡村振兴后继有人的关键。面对乡村振兴工作的新形势新任务,各地各相关部门应积极做好“筑巢工程”,以求贤若渴的诚意和精益求精的举措栽好强农、兴农、富农“梧桐树”,引来八方英才“竞相栖居”。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坚持营造识才爱才敬才用才的环境”。相较于城市,乡村各方面的条件都相对艰苦落后,导致很多年轻人不愿意去农村就业创业,这就要求我们要坚持待遇留人、感情留人,真正将人才当亲人对待,努力解决他们工作和生活方面的后顾之忧。要耐心倾听人才心声,用心用情用力解决他们在社保、医疗、子女入学、配偶就业等方面的急难愁盼问题。要把人才安居工程作为重点工作抓实抓细,从“一张床”到“一间房”再到“一套房”,让人才既能“引得来”还能“留得下”,真正打造一支沉得下、留得住、能管用的乡村人才队伍,不断强化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建设农业强国的智力支持和人才支撑。 “人才者,求之者愈出,置之则愈匮。”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树立强烈的人才意识,寻觅人才求贤若渴,发现人才如获至宝,举荐人才不拘一格,使用人才各尽其能”。古人云:“骏马能历险,力田不如牛;坚车能载重,渡河不如舟。”这启示着我们,在乡村人才振兴过程中,应当努力做到“物尽其用,人尽其才,因才施用。”要建立人才数据库并精准匹配合适岗位,让各类人才都能有施展理想抱负的“舞台”,真正实现“学有所用,用其所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