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治,百姓安,国家稳。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要完善党组织领导的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让农村既充满活力又稳定有序。基层干部是党在基层各项事业的桥梁纽带,是推动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关键性力量。要坚持把党建引领作为推动乡村振兴的动力引擎,通过整合基层干部队伍,凝聚基层干部动能,积极为乡村振兴提供坚实强大的保障。 一、加强政治引领,努力提升“凝聚力” 坚持以党建引领乡村治理,推动党建责任落实,积极为乡村振兴蓄势赋能。不断优化基层干部知识储备,择优配强基层干部带头人,推动形成“头雁”效应,强化党的全面领导,不断夯实基层战斗堡垒。要聚焦基层党建、乡村治理等,扎实开展精准化、专业化、实战化培训,通过各项培训、活动,形成比学赶超氛围,不断提升基层干部各项技能,助推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本领。 二、强化人才引进,激励创新实践 乡村振兴,关键在人,人才是第一资源。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强调,“全党要把青年工作作为战略性工作来抓”。这一论断深刻提示了青年工作在党和国家事业全局中的战略性地位。人才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也是基层党组织发挥示范引领作用的重要保障,更是推动乡村这些战略的关键力量。进一步加大人才引进力度,认真落实人才强国战略,全面贯彻落实人才引进各项政策措施,确保人才保障。要进一步推动专业人才服务乡村,让青年在乡村振兴中建功立业,培养造就一支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三农”工作队伍,为全面点燃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提供强有力人才支撑。同时深化乡村治理体系建设,梳理乡村治理中的重点、难点、堵点问题,根据重点内容,继续组织开展工作,鼓励在乡村治理的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发挥积极性、创新性,推动政策在基层开花结果,并在创新实践中总结推广典型案例,展现乡村治理工作实践成果,打造乡村治理的金字招牌,用实干实绩实效奋力谱写农业兴、农村美、农民富乡村振兴壮丽画卷。 三、推广乡村善治,提升乡治效能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已经成为全社会的普遍共识,更成为新发展理念的重要组成部分。广大农村基层党组织在注重经济文化等发展的同时,也要注意乡村善治是乡村振兴的重要保障。加快构建党组织领导的乡村治理体系,把党的政治、组织优势转化为乡村治理效能。健全机制治理,强化信息,完善村党组织对村级各类组织和各项工作的领导机制,构建“村党支部-网格-党员联系户”的村党组织体系,推动村党基层干部兼任集体经济组织、合作经济组织负责人。健全村民自治、群团带动、社会参与等机制,组织动员群众积极参与乡村建设“活动”,共建美好家园、共享振兴成果。服务群众优治理,数字赋能,完善推广乡村治理的方式方法,扩大覆盖范围和应用领域,进一步推行网格化管理、组团式服务的精细化、智能化和高效化。做实村民代表工作,畅通联系服务群众“最后一米”。提高基层公共服务“一门式”全覆盖质量,实现就业、低保、医保等高频服务事项在村“一网受理、一站办理”。创新突破优治理,以点带面,通过强化党组织“主心骨”和“桥头堡”作用,充分激发党员干部干事创业精神,探索乡村旅游新走廊,采用“乡村旅游+美丽乡村”融合发展模式,开展老年康养、写生、观光、民宿、农事体验等建设,着力打造农旅融合,衔接市场的态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