纵观中国近代史,马克思主义的命运与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中华民族的命运紧密相连。它的科学性和真理性在中国得到了充分检验,它的大众性和实践性在中国得到了充分体现,它的开放性和现代性在中国得到了充分体现。我们要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实际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贯彻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中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党员要做学科教育的表率。在实际工作中,一些党员干部没有准确判断形势,没有主动应对风险,处理复杂矛盾时顾此顾彼,这往往与未能把握党的创新理论本质密切相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一种开放的、不断发展的思想和理论。党员们通过不断的集体学习,始终站在时代的前列,紧跟时代的步伐,紧跟实践的发展,不断拓展认识的广度和深度,敢于说新的话语,敢于做以前没有说过的事情。不断提高战略思维、历史思维、辩证思维、系统思维、创新思维、法律思维、底线思维,提高全党同志前瞻性思维、统筹全局、推动全局的能力。我们始终坚定地站在历史的正确一边,推动主题教育扎实发展,努力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果。 基层是联系群众的最前线。它直接关系人民群众的日常生活,关系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基层社会治理是对青年干部工作能力、素质和毅力的最大考验。因此,年轻干部必须勇于担当。他们必须以严谨的精神和脚踏实地的作风,勇于承担沉重的负担和责任,经得起实践、人民和历史的考验。 年轻干部要敢于担当,敢于行动。敢于行动,可以看出一个干部的能力和作风。在基层治理中,基层干部要站起来,带头调解群众矛盾,处理各种事件。如果你不能在关键时刻站起来,你就会逐渐失去人民的信任。人民只有敢于亮剑、敢于担当,才能把一切托付给我们,才能为人民做好事,才能让人民感受到最真实的满足感和幸福感。 年轻干部要勇于担当,更加努力学习。要认识到基层是一个广阔的舞台,年轻干部也可以在基层充分发挥自己的能力,做出一些成绩。这一切的根本原因是他们需要卓越的学习能力和工作能力。青年干部大多具有相当的专业知识,自身文化素质也比较高,但对基层工作的认识还不够深入,无法理解党的政策方针。因此,我们要保持孜孜不倦、一心一意的学习态度,主动学习理论知识,学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党史,了解基层工作,从书本中学习,从实践中寻求真理,把学习作为一种生活习惯,一种工作责任,一种精神追求,从而锻炼自己的本领,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效率。 年轻干部要勇于担当,深入群众。我们党领导人民建设伟大祖国、取得辉煌成就的本质,就是牢记“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切实把人民利益放在心上、放在肩上。作为一名基层青年干部,要深入群众,懂群众语言,会沟通,会调解,要学会把自己放在思考的位置上,把群众当作自己的事情,把群众当作自己的亲人,青年干部要多与群众息息相通,感情相通,心心相通。只有这样,群众才会理解我们,支持我们,帮助我们。
|